针筒、棉签、药瓶、 输液袋、手套、尿杯、 各种导管、各类敷料等等 医院病人用过的东西, 被统称为“医疗垃圾” 本该被特殊销毁的“它们” 没想到有一天会变成, 我们手上正用着、正吃着的东西! 有的还残留着药物, 有的还沾着来历不明的血液、尿液 ...... 近日,315消费者协会曝光了一条医疗垃圾黑色产业链: 在我国多个省份,有大量无良团伙会收集各式各样的我们上面提到的医疗垃圾。 通过粉碎处理,将医疗垃圾变成破碎料,然后经过简单的加工,使其变成了一种灰白色或者是灰黄色的颗粒,俗称:再生料。 由于这种再生料价格便宜、性价比高,所以很多厂家都会采购这种再生料来制作产品,然后销往全国各地。 (以上图片及内容来源于央视财经315新闻截图) 这些再生料所生产出来的东西,我们随处可见,甚至每天都在接触:
几乎覆盖我们日常所要用到的大量的塑料制品。 也许你已经发现,我们的生活 被这些医疗垃圾再生料的制品包围了, 但你可能没有发觉, 这会带给我们多大的危害! 首先我们要明确一个定义【医疗垃圾】 在中国的《国家危险废物名录》中被列为1号危险废物; 在澳洲等欧美国家被视为“顶级危险”。 因为医疗垃圾所携带的病毒、病菌数量是普通垃圾的几百甚至上千倍,里面可能存在传染性病菌、病毒、化学污染物及放射性等有害物质,具有极大的危险性。 必须集中进行无害化销毁,不得重复利用,更不能被制成生活日用品。 ![]() 如果一旦被不良商贩利用,危害巨大:
而这种医疗垃圾再生料,再被制成我们所使用日用品,一旦接触到人体伤口或者免疫力弱的人群,特别是婴儿、老人,实际上危害巨大。 可能会引发皮肤过敏,还有可能通过血液循环影响肝肾、骨骼等功能,甚至还会造成免疫功能下降。 ![]() 想想都觉得害怕, 虽然国家已经大力打击 回收医疗垃圾进行二次利用的行为 但由于全国各地这种产业链数不胜数 而且销量巨大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还是难免会遇到 因此要学会积极预防 ![]() 1、看外观 好的塑料制品(用新料制成)光泽好,颜色鲜艳、清新、光亮度好,无任何杂质。 而再生料的颜色一般都深、浓、发暗,杂质也多,其产品表面光泽度差,颜色死,不透光。 建议: 买白色透明的塑料制品,因为再生料一般很难做成白色透明的产品。 2、测性能 好的塑料制品(用新料制成)韧性和拉伸性比较好,不容易出现有断裂的现象,而且抖动时会发出清脆的声响; 而再生料的拉伸度和韧性都不好,比较脆,易断裂,而且抖动时是“嗡嗡”的闷响。 建议: 同样大小的塑料制品,一般新塑料做的比较轻,废弃塑料比较重。 3、闻味道 好的塑料制品(用新料制成)是没有异味的。 而再生料可能会因生产条件差,且无消毒流程,容易有恶臭或刺激性气味。 建议: 以上三点只是最简单的辨别方法,为了安全保障,最好还是要选择可靠商家或知名产品,认准国家3C认证标志,查看制造商、产地、主要材质成分、警示标语、产品合格证等标签标识。 越是看不见,越是恐怖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注意 不要再让这种无形的医疗垃圾 伤害着我们和家人的健康! 学到了有用的预防知识 记得点下【在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