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样做既能训练孩子的社交能力,还能让孩子分清意外和犯错的区别

 板凳门铃 2019-04-15

孩子三岁左右,就到了上学的年龄,大多数的宝妈们,这个时候又喜又愁,喜的是,终于将家里的淘气蛋送走了,自己可以好好喘口气了,做一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愁的是,孩子小,没有什么经验,到了幼儿园不适应怎么办、不喜欢吃饭怎么办、被人欺负怎么办,令人担忧。在这些情况下,宝妈们就应该学会培养下孩子的社交能力,让孩子认知到社交其实是一件很有乐趣的事情,这样,孩子的不适应就会减少,被人欺负时也能懂得如何处理,不过也应该让孩子具有区别犯错的能力,方便宝妈们正确引导孩子的成长,下面我们来聊一聊具体的办法。

这样做既能训练孩子的社交能力,还能让孩子分清意外和犯错的区别

1. 学会介绍“朋友”给孩子

孩子的天性就是玩,在玩耍中结交朋友是最常见的场景,无论是在小区楼下、公园路边只要有孩子的地方,那么就是最好的社交场景,宝妈们可以利用下班的时间带着孩子,让孩子参与到其他孩子玩耍的场景中,如果当孩子找到了他很喜欢的伙伴,这时,作为宝妈的你,就需要主动帮助他们交朋友了,可以鼓励孩子去邀请这些朋友来家里玩,尝试着炫耀下自己的玩具,引起那些孩子的兴趣,当然宝妈们也要协助孩子,与对方的家长沟通,表示友善,这样不仅能够给孩子足够的自豪感,还能让孩子领悟到交朋友的乐趣。

这样做既能训练孩子的社交能力,还能让孩子分清意外和犯错的区别

2. 学会给孩子寻找“三观”相似的朋友

随着孩子步入幼儿园,交际圈也会越来越广,在这个年龄段,朋友已经不仅仅是玩伴了,他会观察其他孩子的行为习惯,慢慢的会发现,原来有许多和妈妈交给自己不同的东西,他会被吸引,甚至去学习这种不同的行为习惯,例如,吃以前被禁止吃的食物,玩以前没有玩过的东西,逐渐背离父母的意愿,此时,作为宝妈们,千万不要强制孩子回到原来的样子,这是每个孩子必经的路,宝妈要做的,只能是尝试着给孩子找个“三观”相似的朋友,让他们成为好朋友,如果父母非要改变孩子的意愿,那么就有可能遭到拒绝,此时,在他的想法中,你的观点似乎代表着错误。虽然这很难令人接受,但这种回绝是一种积极的信号,证明孩子开始了解这个世界了,敢于反对自己觉得不正确的观点,所以引导是最正确的方法。

这样做既能训练孩子的社交能力,还能让孩子分清意外和犯错的区别

3. 让孩子学习意外和犯错的差别

棍棒之下出孝子,这句话讲的是只有打,才能让孩子学会做人的道德标准,这肯定是不对的。那么又该怎样去培养孩子的道德标准呢?上文虽然说孩子在这个年纪正在探索“好”与“坏”的概念,但他的道德观仍然很简单,所以孩子老老实实遵守一些家长制定的规矩,不一定是赞同或者理解,反而是因为害怕被大人惩罚。此时,宝妈们就应该学会掌握一些方法,来教导孩子认知或者理解这些标准。孩子的思维里,后果代表着一切,做事的起因并不重要,例如,当孩子弄坏一个玩具时,你去骂他,他就有可能觉得自己很坏,不管他是不是故意弄坏的,所以,宝妈们要做的就是交给他分辨意外和犯错的差别,首先,你需要将孩子作为独立个体和他的行为区分开,比如,当孩子吃了你不让他吃的东西时候,你去惩罚他,一定要让他明白,他之所以受到惩罚,是因为他吃了这个东西,而不是他是个坏孩子。宝妈们在惩罚孩子时也要注意这点,千万不要直接对着孩子说你很坏,而是要耐心的给他说明白。再比如,孩子不小心打碎了某件东西,宝妈们要弄清楚原因,然后好好安慰孩子,告诉他你知道他不是故意的,也不要让孩子看出来你生气了,否则他只会认为是自己做错了事情。

了解了这么多,相信宝妈们已经心有成竹,最后再给父母们一些建议:4-5岁的孩子更加独立,他们喜欢自己一个人去领居家玩,想和朋友一样,因此,宝妈们也要给孩子一定的空间,让孩子自己去发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