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珍贵老照片:清末中国最后的弓箭手,图八广西提督背着弓箭很霸气

 木香草堂 2019-04-15

在冷兵器时代,弓箭无疑是极具杀伤力的武器,不仅能够远程杀伤敌人,更能把握战场上的主动权。弓箭的使用历史悠久,早在在3万年以前的旧石器时代晚期,中国的先民们就开始了弓箭的使用,不过那时候的弓箭制作都比较简单,箭头也是石质的,杀伤了比较小。照片中是1880年手拿弓箭的清朝人。

后来随着时代的进步,箭头也逐步使用金属制作,并在箭的尾部加上羽毛,弓箭的制作趋于成熟。到了后汉,为进一步提高弓箭的杀伤力,人们制作出了杀伤力更强的“毒箭”以及“火箭”。这种毒箭都是用一些有毒植物的叶子或根茎泡过的,一般进入人体就会对人造成进一步伤害。照片为1872年射箭的清朝官员。

其实将弓箭威力发挥到极致的还是骑兵。弓箭手骑在马上无论是进攻还是防守都具有先天的优势,他们进攻时,敌人跑也跑不掉,他们撤退时,敌人追也追不上,因此在相当一段时间,骑兵都是最具杀伤力的兵种。照片中是清末蒙古地区的弓箭手,蒙古人曾经靠着蒙古马和弓箭,几乎征服了整个亚欧大陆,被欧洲人恐惧的称之为“上帝的鞭子”。

清末时期的蒙古弓箭手,从照片中我们能清晰的看出这位弓箭手有点罗圈腿,这其实是长期骑马的原因,尤其是需要上战场的士兵,需要用双腿紧紧将身体固定在马背上,因此就造成了这样的情况。在很多出土的将军墓葬中也有一些是罗圈腿,就是这个原因。

清朝入关后放弃了从唐代就一直使用的突厥弓,使用一些重型弓箭,这些弓箭弓身长,拉力大,具备穿甲能力。这些弓箭一直在清军中大规模装备,直到鸦片战争爆发后,清政府才陆续更换清军装备,因为无论在射程了准确的上,弓箭都是不如火枪的。照片中是清末的弓箭手。

满族人是女真人的后代,作为游牧民族,骑马射箭是他们的看家本领,在清朝一直很受重视。当然作为满蒙联盟中另一位蒙古人也不例外,他们也个个是骑射的好手,但是清末八里桥一战却让蒙古骑兵在欧洲人心中不可战胜的形象破碎。照片中是清末的蒙古骑兵。

清末福州地区练习射箭的清朝人。其实这个时候军队中已经大规模装备火枪了,不过火枪的种类和质量参差不齐。照片中的这位正在练习射箭,但是这个靶子有点近啊。虽说清后期,弓箭在军队中基本消失,但是在民间依旧有人练习,甚至还有专门教授弓箭技术的师傅。

照片中这位是清末的广西提督苏元春,这一身戎装威武霸气,眼神似有杀气。这张照片大概拍摄于1880到1900年间,那时候正规军队已经很少使用弓箭了,但是不知道为什么他是这样一幅戎装,也可能是作为将领,不需要亲临战场,这样的装备只是为了好看。在其他的老照片中也能看到类似的情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