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南诗社是民国间由近代诗坛三杰严范孙、赵元礼、王守恂倡导的旧文学社团,成员多为朝野名流。社集之日每会必诗,秉承清初大盐商遂闲堂张氏问津园及于斯堂查氏水西庄之流风。 诗社中有不少行于鹾务的诗人,张弘弢即是其中的一位。张弘弢本名恩纶,字异荪。1919年入职长芦盐运署官运局,几年后调长芦官运津武口岸总巡办事处任会计主任兼文牍主任,后又任总公司总稽查之职。1930年为河南盐馆总务主任,后又调任长芦、新乡等七县盐务总厂副经理。1936年调回天津,两年后入城南诗社。理鹾务多年,得诗甚夥,有《奇芸室诗荟》和《妙吉祥庵诗藁》两部诗集,分为“受天集”“煮海集”“行路集”“出山集”“胜日寻芳集”“春宵说梦集”以及“不为集”“如是集”,有诗842首。
诗坛大家王守恂读张弘弢的诗集后赞赏有加,勉言题字云:“诗本性情,词华其后末之点缀也。作者天性纯厚,时于诗中见之,斯为得诗之本源。第一卷多性情语。第二卷则文质俱胜。”张弘弢自嘲云:“耽吟廿载诗千首,枫落吴江一句多。半世无成聊遣此,问余岂为有心歌。”他还在“煮海集”中自序道:“客芦阳鹾馆年方弱冠遽而离家,芦阳为产盐区域,上古煮海为盐即此地也。得诗半多离骚唱和之作,是时仍理盐务曰煮海集。”
著名古文字学家王纶阁(名襄,号簠室),亦为城南诗社中行于盐务的诗人。王专甲骨旁及金石碑帖书法,其诗集著作以《纶阁文稿》《簠室识小录》《簠室杂钞》《簠室古籍联语》《簠室殷契文征》最为出名。
王纶阁于1914年入职长芦盐务稽核所,先在滦县任文牍科员,后移至抚宁洋河口,至1921年调至福建盐务稽核所任职于平潭,1923年又调粤、川、鄂、浙等地鹾馆,到1936年方调回天津长芦稽核所,同年入城南诗社。王与张弘弢并行于盐务,辗转各地,联吟于城南诗社,加之碑帖、书法、古文之好相投,故时相过从。供职芦纲公所的天津盐商诗人刘渐逵(名鸿翔)与张弘弢亦有往来,亦入城南诗社。
张弘弢还与既为文友又为师长的章一山(名梫)、金息侯(名梁)多有往来。章和金同在张的一折扇上留有墨宝。章所书为张弘弢而立之年的诗作《因公小住武清皇后店思家不寐》:“何年皇后店,人去尚留名。高阁开文化,长途近武清。思家寻蝶梦,落月听鸡声。权作司盐客,从兹事业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