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自杨广当皇帝后,强大的隋朝为什么短短的14年就灭亡了

 心愿的便利 2019-04-16
隋炀帝杨广总共在位十四年,期间挖运河,造东京,修长城,劳民伤财。
等到后期更是好大喜功,罔顾国情,三次出征高丽,致使“天下死于役而家伤与财”。
有的人为了逃脱劳役,甚至故意弄断了自己的手脚,被当时的人称为福手福足。
天下苦隋久矣!
于是在隋炀帝杨广出征高丽的时候全国各地开始掀起了起义浪潮。
有趣的是,当起义军开始出现的时候,杨广不仅坚持出征高丽,还继续加大兵役,弄得民怨沸腾。
公元611年,杨广第一次出征高丽,就爆发了6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其中仅山东一地,就有3股起义军。
隋炀帝第一次出征高丽时出现的七大起义军:山东邹平的“知世郎”王薄,其起义军成员主要是逃避兵役的农民,起义之后,王薄作《无向辽东浪死歌》,响应者数不胜数。
山东平原的“阿舅军”,由地主豪强刘霸道(没错,就是这个名字,刘霸道)率领,聚众十余万。
山东夏津的张金称以河曲为根据地,拥兵数万。
河北景县的“东海公”高士达则以高鸡泊位根据地,规模和张金称等同。
河北清河漳楠孙安祖自号“将军”,刺杀县令后为逃避追捕,联合窦建德入驻高鸡泊,拥兵数万。(孙安祖后面被张金称所杀,其部署都归了窦建德,窦建德后面与“东海公”高士达联合,也拥兵数万)
最后,当然还有史书闻名的瓦岗寨起义大军。瓦岗寨起义军首领翟让,骁勇有胆略,与单雄信等人占据瓦岗寨,专门夺取运河往来船只货物,兵力过万,并且大部分都是由擅长使用长枪的渔猎手组成。
除此之外,还有王伯当(后归于瓦岗寨)、王当仁、李公逸、周文举以及不知名号的数不胜数。
待到公元612年,隋炀帝第一次出征高丽大败而归。
公元613年,隋炀帝又开始大征兵役,发动第二次进攻高丽的战争。
国内起义未平,全国烽烟四起,民众怨声载道,起义军的范围再次扩大,几乎每时每刻都有新的起义大军出现。
隋炀帝第二次出征高丽时爆发的起义军(按时间排序):
正月:
平原人杜彦冰伙同王润等人攻破郡城,抢夺财务后弃城而去。
李德逸聚众数万,也称作“阿舅军”(和豪强刘霸道的军队名称一样)。
宁夏人白瑜娑北连突厥,聚众数万起义,被称为“奴贼”。
二月:
山东济北韩进洛起义,聚众数万。
三月:
山东济阴梦海公起义,聚众达三万,占据曹戴二州。
山东济南孟让起义,与“知世郎”王薄联合共进退。
山东益都郭方预起义,聚众三万,自号“卢公”。
渤海孙宣雅聚众数万起义,称齐王。
平原郝孝德起义,与王薄,孙宣雅等结为联盟,拥兵十余万。
五月:
山东济北甄宝车聚众数万起义。
六月:
杨玄感起兵反隋,起义大潮越发不可阻挡。
七月:
余杭刘元进起义,不过半个月,便有数万人来投。
八月:
吴郡朱燮,晋陵,管崇起义,队伍多达十余万。
公元614年,隋炀帝不思悔改,继续第三次进攻高丽,激起了士兵农民的强烈反抗,起义浪潮全国遍地开花,不可阻挡。
扶风唐弼立李弘芝为皇帝,称“唐王”,拥兵十万。
延安刘迦论起兵,称“皇王”,拥兵十万。
齐郡左孝友起义,拥兵十万。
除此之外,河南淇县,山东胶南,福建建瓯,河北邯郸,山西长平,山西离石皆有大规模起义军起义。
到了公元615年,大隋王朝风雨飘摇,境内遍地都是起义军。
隋炀帝已经成了“普天之下,莫非仇雠,左右之人,皆为敌国”的独夫。
公元616年,隋炀帝杨广逃离东都,隋朝走向灭亡。
纵观隋朝的灭亡,与起义军遍地开花的关系甚大,从起义军出现到隋炀帝被逼逃离东都不过短短的五年,要知道,杨广在位总共也才14年!
隋朝灭亡如此之快,皆在于苛政,若不能善待于民众,民众自然会揭竿而起。
难怪继隋之后的唐太宗李世民会发出“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感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