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无法与自己联结,在关系中终将走向孤立

 太行森林 2019-04-16

情绪会以很多面貌呈现

情绪上来的时候,你是怎么发现的?当它出现时,可能自己也不知道,有时候也许是:我现在很愤怒,所以去打小孩。用打小孩的方式在呈现情绪。

所以这里最重要的是,你能不能觉知到它?有时你会觉得不舒服,有时是用一直吃东西或是一直买东西的方式在呈现情绪,你能不能知道?

问题就是:你能不能知道?

学习去觉察这些东西,就是你能不能注意到,有时候我们很习以为常的说:「那就是这样啊,没有什么!」

有时候我们已经养成习性了,你就觉得,这是理所当然;可是,其实理不所、也不当然,是情绪用这种方式在呈现,久而久之,我们就以为这样就是正常的。

所以觉察,还有同在,就是去注意我们每一个想法或行为,也就是我们的头脑。当你可以开始注意你的任何想法或行为,譬如:你觉察到自己在不舒服,你觉察自己在买东西(在焦虑)。

这是觉察的第一步,接下来你会觉得「这样可以?或不可以?」就是连对给自己「我觉得我不可以这样」的规定,都可以觉察到。

可以觉察到,你连对给自己的规定都有一个距离,这叫做同在。譬如说:你对买东西这个行为,你都很清楚了,不会规定自己可以或不可以,这就是同在。

同在,就是离于抉择,就是并没有任何的应该、如何

凡所有的应该、如何,都是头脑制造出来的,都是不同在。

同在很难,重点不是要你做到同在,

而是你能不能看到你「不同在」,

你有很多地方,不同在。

这才是重点!

不是要你做到同在。你不能注意到的时候,同在并没有意义,只是成为一种形式而已,重点在你要能够注意到、你要能够觉知到你的反应、你的行为、你的想法。这是重点。

诚实面对自己,是转化的开始

我们自己和别人的关系,不论是与配偶、小孩或朋友,我们的出发点,假设是出自于自身的害怕、想得到安全感,「我害怕失去你,所以我不得不去煮饭给你吃、不得不帮你洗衣服、不得不帮你生小孩……如果我做这一些,就有一个保障。」假设我们内在是如此想的时候,这个孤立在关系里面无法不存在

非常少的人去注意到这一点,虽然说看到这一点很无情、残忍,但是事实。如果你可以面对这个简单的事实时,这个孤立会马上转化,在关系里面才有可能真正地,真正地爱你的家人,那个真正的爱是不会受伤的,不会让你受伤,也不会让你的家人受伤。

我们希望小孩子可以很好,以后有好的工作,当然这是父母的心;可是我们有没有检查过,当他不是按照我们的意思时,我们是多么的展现权威,去左右他的生命、命运。那么我们的背后是什么?是不是在孤立自己,孤立我们跟孩子之间的交流

如果没有办法清楚、或真正诚实地面对自己这一点,势必在关系里面只剩下这一条路,叫做隔绝、孤立。到最后我们会感觉到寂寞,这个寂寞就是在这个过程之后,我们觉得失望了,然后,也许那个恐惧暂时停止,甚至是觉得有种无力感、挫折感。而在无力感、挫折感之后,接着,完全没有办法再抓取的时候,便会产生空虚感。

失去联结,孤单相随

觉察感觉一下现在的状态,注意一下身体,每处地方有什么感觉,有拉紧的、或是松开的?或是酸的?肩膀是不是抬的很高?把它放下来。

跟自己在一起,随时能够觉察到身体还有念头的状态,就是跟我们自己联结

跟自己联结非常重要,倘若我们不能跟自己联结,我们也没办法跟自己的痛苦联结,也无法跟我们的快乐联结,没办法跟我们最亲爱的人,没办法跟这个世界联结

那么,

没有了这些联结,

我们就会感到非常孤单,

假设生命中出现挫折、障碍的时候,

我们没有这种联结的感觉,

会觉得很无力、很无助,

所以联结很重要。

联结的第一步就是身体的觉察,第二步是信念的注意。当我们在练功的时候,我们会不知不觉让念头飘到很远的地方,我们要慢慢地注意到这个,注意到我们在想什么、我们心里发生了什么事,因为这是通往快乐的大门

没有了这个基础的觉察,我们会不知道什么叫做快乐,什么叫做自由

注意我们的身体,注意我们的念头,跟我们自己联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