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世界数学的发展需要中国的贡献

 育则维善余言 2019-04-16

NSFC政策局软课题成果:学科发展态势评估系列研究报告《数学十年:中国与世界》

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中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作为一切自然科学的基础,数学为自然科学提供了精确的语言和严格的方法。数学也是重大技术发展的基础,在推动社会进步中发挥着越来越大作用。过去半个世纪是数学发展的黄金时代,其发展速度超越了历史上任何时期,许多重大问题得到解决或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科研成果斐然。

为全面准确了解我国数学发展的现状与潜力,有必要对我国以及世界主要国家的数学发展态势进行梳理和评估,绘制数学发展态势的 “地貌图”,全面分析我国数学所处的国际地位,为我国数学学科发展战略提供参考依据。

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NSFC)委托,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与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联合课题组对2006-2015年中国与世界数学的发展态势进行了评估。评估报告以 NSFC数学资助数据和研究生培养数据为背景,以科研产出为主要分析视角,对中国与世界主要科技国家数学的学科规模学术影响力学科地位高被引论文国际合作等方面展开评估。

数学整体层面与分支学科层面以文献计量分析为主。统计数据表明,2006-2015年中国在 数学领域有如下表现。

中国数学的论文产出规模和学术影响力仅次于美国,与美国的差距在不断缩小。 2006-2015年,中国的论文数量与被引频次世界排名一直稳居第2位,并不断缩小同排名第1位美国的差距。

中国数学重要成果产出规模进步显著,但产出效率仍有较大提升空间。2011-2015年,中国数学领域的重要成果数量位居世界第2位,重要成果世界份额为18.0%。

NSFC是中国数学SCI论文和重要成果的主要资助机构,资助论文数量及所占份额远高于其他机构。

中国数学各分支学科的论文、被引频次和重要成果产出指标的世界排名均名列前茅。中国在控制论中的数学方法、偏微分方程、常微分方程与动力系统3个分支学科表现突出。中国这3个分支学科的论文、被引频次和重要成果世界排名均位列第1

科学研究是人类社会最复杂的智力活动之一,定量指标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揭示学科发展的宏观轮廓,却难以深入洞悉其重要的微观细节。因此,在代数几何等13个研究方向上,NSFC数理科学部数学科学处邀请了国内相关专家结合自身的专业知识积累和定性判断,撰写了13个方向的评述稿。

通过评述稿可以看出,2006-2015年是中国数学快速发展的重要时期。在研究队伍迅速扩大的同时,研究领域和方向也发生了深刻变化,不仅在数学研究的传统领域内继续作出了成绩, 而且在前沿研究问题有了重要贡献。在一些有影响力的国际数学奖项中,中国科研人员开始崭露 头角。在若干顶级期刊上中国论文的数量与日俱增。在国际重要学术会议上,中国数学家受邀请作报告的人数不断上升。

在看到进步的同时,与国际数学强国相比,中国的研究水平仍然存在差距。例如,在若干重要方向的人才队伍建设方面略显薄弱;对交叉学科研究问题,尤其是与生命科学领域的交叉,国家的支持力度匮乏;一些需要集中资源支持的工作布局较为分散、缺乏统一规划。

回顾过去,展望未来,世界数学的发展需要中国的贡献,中国科学技术的进步离不开数学理 论与应用研究的支撑。祝愿中国科学家在数学领域不断开拓进取,勇创新高,服务于国家的经济 发展与社会进步,为推动中国成为数学强国做出贡献。

备注:报告以Web of Science(WoS)数据为基础,从数学科学的整体、分支学科和重要方向3个层次评估2006-2015年中国在世界舞台的表现。

来源: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分区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