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准备先看哪篇热文:明朝那些事儿讲的历史是真的吗| 慕容复要恢复的大燕国有多奇葩|极简中国游牧民族史|古代一两银子值多少钱|国外历史书吹水的现象很严重|我们为什么要放弃永生 配图 刘松年 补衲图轴 局部 老王:这是一个逆袭的故事,虽然文章开头和主角没毛关系。 但对家有熊孩子的家长来说,有一丝的希望啊~ 01 开封有个双龙巷,以致很多人以为赵匡胤、赵光义兄弟俩出生于开封,其实,这赵氏弟兄出生于洛阳的夹马营。 北宋初年,赵匡胤刚当上皇帝没几年。 有一次回家乡洛阳办事,带着两个护卫,走在洛阳熟悉的街道上,他不禁感慨万千,想到自己幼时的艰辛,正得意洋洋的时候,突然,从路边冲出一个穿补丁衣服的读书人,拦住了赵匡胤的马头。 两名护卫大惊失色,以为有人行刺,便要拔剑刺死此人。 赵匡胤阻止了他俩,问那个穷书生有什么事情。 那书生说,我读了很多书,满腹经纶,可以帮助皇帝您平定天下。 赵匡胤将信将疑,心想,这人万一不是个神经病,真的有管仲乐毅之才呢,岂不是就错杀了他? 于是,就把这个人带到了洛阳的行宫,然后道:说吧,你都有什么统一天下的良策? 这人的第一句话就是,我饿了。 赵匡胤:………。 赵匡胤让人把自己的午饭端上,只见此人饭吃了一碗又一碗,菜吃了一盘又一盘。 足足吃了一大桌子饭菜之后,他才用手指沾了沾汤水,开始在地上画道道,说,自己有十条计策。 分别是:1下并汾;2富民;3封建;4敦孝;5举贤;6太学;7籍田;8选良吏;9慎刑;10惩奸。 赵匡胤点了点头,总算是没白吃这桌子饭。还是有四条比较管用的建议。你叫什么名字? 那人回答,我叫张齐贤,何止四条,我这十条都是好计策,请您一定要重用我。 赵匡胤冷笑道:只有四条凑合管用,其他都是废话。 张齐贤:我这十条都是好计策,十条,十条。 赵匡胤大怒:滚粗。 张齐贤:我不滚粗,我这十条都是好计策,您一定得重用我。 赵匡胤:来人啊,把他给我乱棍打出去。 这张齐贤顿时抱头鼠窜而去。 赵匡胤回到东京开封之后,特意对自己的弟弟赵光义说,这次去洛阳,我最大的收获是遇见了一个奇人,此人名叫张齐贤,以后,你可以好好用他。 我一直不理解帝王之术是什么意思,看了赵匡胤这番表现,我觉得有一点理解了。 后来,赵光义做了皇帝,第一次开科取士,就发现里面有张齐贤的名字,就等待着张齐贤高中的好消息。 不料,一放榜,张齐贤倒是没有落榜,只是排名垫底,按规定,只有排名靠前的才能在京中任职,张齐贤显然不够格。 赵光义一怒,这一榜悉数进京任职。 老王:然后我们今天的主角不是张同学,不过我们会跟着他走,看看这时期的社会风貌。 02 春风得意的张齐贤准备离开洛阳,来东京开封任职。 那时候,主政洛阳的是一个叫向拱的人。 给张齐贤饯行的,是向拱的幕僚,滕公。 让我们随着张齐贤的脚步,先认识一下北宋的开国名将,当时镇守洛阳的河南尹-----秦国公向拱(这位才是我们的主角)。 向拱,原名向训。 青年时期的向拱,身材魁梧,仪表堂堂,但却是一个满街乱逛的亡命之徒。 当他年幼时,因为战乱,他父亲逃亡到潞州(今天的山西长治)生活,向拱就在潞州一带称霸市里。 他之所以能称霸街面,除了无赖和有勇气之外,还有一个绝艺,那就是射箭。 箭不虚发,百发百中,而且,他这个人还信守承诺,只要答应的事情,绝不会反悔。 在街面上,他有一个情妇,常常来往其家。 那个情妇本来是有丈夫的,不过这男的有些害怕向拱,不敢吭声,只得每到夜里的时候里磨刀,磨刀,沙沙沙,沙沙沙。 有一天,向拱问情妇,你丈夫呢?最近怎么不见他了? 情妇说,我丈夫每天夜里都磨刀,他说,就是杀不了你向拱,也要杀死我。所以,我一直都是提心吊胆的,前一段时间,你好久没来找我,我就和我邻居商量,看他能杀了我丈夫不能,邻居给我提了一个条件,说是他要是杀了我丈夫,我就得嫁给他,我就同意了。 向拱很吃惊,问道:然后呢? 情妇说,然后,我邻居有一天趁我丈夫在野外喝多了酒,就偷袭并杀死了他。 然后,将他埋尸野外。 向拱说,你邻居呢? 情妇说,跑了,藏了起来。 向拱:藏哪里了? 情妇:藏在一个亲戚那里了,在某某地方。 向拱悄悄地找到那个地方,杀了那个凶手。 然后又回来,找到情妇说:“你有相好的也就罢了,还要杀死你的丈夫,这样就把我置于不义的地步。”然后,杀了情妇,割下她的头,扔在大街上,说:“杀死此妇人的,是我向拱,与其他人无关。” 很快就有人报给官府了,那些警察一听是向拱,都故意磨磨蹭蹭。 就这样,向拱大摇大摆逃跑了,从此绝迹于江湖。 N年之后,儿皇帝石敬瑭登基,大赦天下。 消息传到潞州,向拱摇晃着膀子,又回来了。 于是,潞州的地面上,一个横行乡里的恶霸再次出现。 03 一日,向拱在外面酒足饭饱,趿拉着拖鞋回家,却见家门口坐着一个儒生。 那儒生估计是长途跋涉,走累了,在他家门口休息一会。 向拱停下了脚步,上下打量了一会那个儒生。 那儒生看了看他,闭上眼,继续打盹。 向拱心中腾的一下,火冒三丈,大骂道:哪里了来的野种,坐在我家门口,也不看看你大爷是谁? 那儒生并不睁眼,继续打盹,就像没听见。 向拱看没反映,就继续骂:滚,滚的远远的,别让你大爷我看见你,我再看见你,就宰了你。 那儒生还是无动于衷。 这下子彻底激怒了向拱,向拱心中无名火起,将全身之力灌注在腿上,一个扫堂腿踢过去。 那儒生一把抓住向拱的脚,说道,小子,好狂啊,撒野撒习惯了吧? 说完,一下子甩开向拱的脚,站了起来,抖抖儒服上的灰尘,看了看自己的双手,自言自语地说,饶了他吧,饶了他吧。 向拱愣了一下,准备再次出击。 那儒生忽然伸出了手,张开五指,一直伸到向拱眼前,说道:“你已经很幸运了,辱骂的是现在披着儒服的我。如果是二十年前,我还没有读书,还没有穿这身衣服,就凭这双手,你早就化成肉渣了,我可以让你秒变真正的人渣。” 向拱看那手,青筋纵横,骨节粗壮,宛如钢筋铁骨。 此时,向拱才知道对方的武功远高于自己,尤其是,对方能如此忍让与谦和,这是他从来没有见过的。 那一瞬间,向拱对这儒生佩服的五体投地。 他一边鞠躬,一边不停地说,我错了,我错了,请您接受我的道歉。 那儒生冷冷一笑说,算了,我也该上路了。 向拱却舍不得对方离去,他对那儒生说,我觉得,像你这样的生活,才是让人向往的生活,我希望向你学习一二。 儒生说,我还着急赶路呢,没时间和你闲聊。 向拱却执意要向对方请教,那人也看向拱仪表堂堂,不是无赖宵小之辈,就说,好吧,我就和你多聊几句。 二人来到附近的酒馆,儒生说,过去,我也过着和你现在一样强横霸道的生活,后来,一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人,为什么活着?我为了什么活着,就为了吃了睡、睡了吃?然后再去打打杀杀?那不就像一个虫子一样。 向拱一听就懵了,心想,就是啊,我为什么活着? 思索了半天,越想越混乱,就问道,那后来呢? 儒生说,后来,人家让我去问我们乡的一位大儒,那位先生说,我空有一身本领,就应该建功立业,青史留名,在这乱世,解救黎民百姓之倒悬。让大家记得你,怀念你。 向拱听了一会,迷迷糊糊觉得有些道理,对这个儒生就更敬佩了。 那儒生给他讲了周处除三害的故事,讲了吕蒙的故事,说,君子豹变,小人革面。普通人改掉自己的缺点,重新做人,叫做洗心革面。有本事的人改正错误,升华自己的品格,而做成一番大事业,叫做豹变。 你,也应该来一次豹变。 04 儒生走了以后,向拱就打听潞州一带的大儒,听说滕公很有名,就连夜去了滕公家里。 滕公,名叫滕中正。 那个夜晚,月亮很明亮,空气里散发着槐花的香味,向拱敲开了滕公家的门,说要向滕公请教问题,滕公很惊奇。 二人交谈到深夜,从此,向拱便拜滕公为师。 三年之后,向拱在潞州人的印象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原来的地痞无赖,变成了向家的千里驹。 在向拱父亲去世之后,向拱守孝三年期满,便踏上了建功立业的道路——出来求职了。 他投奔了好几个节度使,但是,都不满意,觉得这些人蝇营狗苟,鼠目寸光,“皆曰寻常人,辄去之。” 都是普通人,没什么大作为,便离开了他们。 在太原,他见到了时任太原王兼任北面行营都统,北平郡王的刘知远。 觉得此人可以投奔。 可是,刘知远却不怎么待见他,无奈,向拱只得依附于刘知远手下大将郭威。 郭威一见之下,大为赞赏,任命其为知客押牙。 果然,不久之后,后晋灭亡,刘知远称帝,建立了后汉。 郭威成为枢密使,逐渐掌握了全国军队。 向拱也跟着郭威,一路讨平了河中节度使李守贞、永兴节度使赵思绾、凤翔节度使王景崇等人的叛乱,因为作战勇敢而屡屡升迁。 而真正让向拱迈向人生巅峰的是高平之战。 后周显德元年(公元954年)正月,柴荣刚刚即位,是为周世宗,北汉刘崇便联合契丹军队大举南下,意图趁柴荣刚刚继位,还没有建立威信,内部不稳定的时候,一举歼灭后周帝国。 谁都没有想到,年轻的周世宗柴荣居然准备亲自带队迎战北汉军队。 无论多少文武大臣强烈反对,柴荣义无反顾地走上了战场。 连老油条冯道这次都耿直了一把:陛下此去必败无疑,大周将会因此覆灭。 这一次,无论是北汉还是后周,双方都是倾巢而出,而北汉邀请到的是契丹援军 ,连柴荣自己的部队都不认为柴荣会赢,数万军队包括主将都已做好了临阵投降的准备。 双方在高平相遇。 高高的山岗上,柴荣望向远方,左边是刘崇率领的久经沙场的北汉军队,右边是在几年前刚刚灭掉后唐的契丹军队,由传说中的火山王杨衮带队。 这两支军队,几乎都不可能战胜。 果然,北汉军队刚刚吹响进攻的号角,柴荣手下的军队就哗变了,纷纷放下武器,投奔刘崇。 右翼军队主帅樊爱能、何徽见状,转身就跑,立即溃散,士兵们一看主帅都跑了,也都玩命的向后逃跑。 数万部队一瞬间就炸了窝,在主帅的带领下在山谷间四散逃命,只剩下柴荣孤零零地骑着战马,伫立在苍穹之下。 柴荣不是阿斗,他的偶像是李世民。他一直都非常冷静。 危机时刻,柴荣突然催动战马,带领身边的几十名亲兵,冲向北汉大阵,冲向刘崇的帅旗。迎着身边潮水般掠过的逃兵,他就这样逆着人流,风一样冲进了北汉的部队里面。 受到柴荣的感染,有两名偏将也率领自己的小股部队,快速跟上了柴荣,杀向敌军。 这两名偏将,一个叫张永德,另一个就是赵匡胤。 赵匡胤甚至冲到了柴荣的前面,像一支利剑,刺向北汉皇帝刘崇。 此时的向拱,是中路军的主帅,当部队溃散的时刻,向拱第一时间斩杀了一批逃跑的士兵。 随着柴荣、赵匡胤的突击,向拱也稳住了部队,率领着士兵们,跟着柴荣的脚步,向前冲锋。 此刻,北汉军队的阵脚忽然乱了起来。柴荣和赵匡胤冲进了北汉大阵之后,距离刘崇越来越近,眼看前面护卫的士兵纷纷倒地,刘崇惊呆了,返身拼命逃跑。 契丹人看到周世宗柴荣如此勇猛,知道没什么好果子吃,直接撤退了。 刚才还威风凛然,不可战胜的北汉军队,迅速垮塌,随着北汉皇帝刘崇,向北逃跑。 后周帝国从一场灭顶之灾的大崩溃中逆转了命运,高平之战,让赵匡胤和向拱一齐走向人生的巅峰时刻。 战后,柴荣开始整肃军队,并提拔了一批忠勇之士,他非常欣赏赵匡胤、张永德和向拱等人,任命向拱兼义成节度使,张永德兼武信节度使,任命赵匡胤为殿前都虞候,领严州刺史。 05 柴荣时期,是向拱一生最辉煌的时期。 击败北汉之后,柴荣雄心勃勃,意欲统一天下,第一个目标就是后蜀。 要攻取后蜀,第一步就要先收复原先曾失去的秦、凤、成、阶四州。 于是就在柴荣击败北汉的第二年,派遣以向拱为主帅,凤翔节度使王景、客省使昝居润为副帅的十万大军,攻取西蜀的四州。 向拱在前线打仗,后方就有人说闲话,大意是说,攻击后蜀劳民伤财,久攻不下,将会导致国力衰弱。 柴荣也没办法,就派遣他的心腹------殿前都虞候赵匡胤前去观察。 赵匡胤到了前线,一刻也没有停歇,四处巡查一遍,告诉向拱,可以安心作战了,不用管后方的闲话。 很快,赵匡胤回到东京开封,汇报说,向拱收复四州绝对没问题。 那些反对的人一听就不耐烦了,说,赵匡胤怎么敢这么说大话,军国大事,岂能如此随意。 赵匡胤最终向柴荣表态:我赵匡胤可以拿我全家人的性命,为向拱攻取四州做担保。 这下子,再也没人搭腔了。 半年之后,四州全部收复,向拱胜利班师回朝。 柴荣大喜过望,召集群臣,赐宴于金祥殿,赏向拱袭衣、金带、银器、缯帛及鞍勒马。 第三年,向拱又参加了对南唐的作战,攻取了南唐重镇---寿春。 最终,南唐李璟割地求和,柴荣才收兵。 只可惜,雄霸天下的柴荣英年早逝,向拱的巅峰之路也戛然而止。 柴荣驾崩之后,赵匡胤陈桥兵变,建立了大宋,向拱继续掌管军队。 但是,赵匡胤这个人比较高明,来了一个杯酒释兵权,向拱也就解除了军权,在洛阳当河南尹。 从此,他的人生只剩下回忆。 他深刻地理解了赵匡胤杯酒释兵权的含义。 所以在洛阳,向拱将政事全部交给幕僚,每天花天酒地,韬光隐晦。 公元976年,宋太宗赵光义继位,封向拱为秦国公。 公元986年正月,向拱去世,享年七十五岁。 朝廷为其辍朝一日,追赠中书令(相当于宰相)。 向拱晚年,经常对人说,我这辈子,幸亏有滕公这个老师,指导我的人生规划,否则,早就不知道死在哪个沟渠里面去了。 我想,他念念不忘的,一定是那个在他家门口,差点暴揍他一顿的那个儒生吧。 向拱的前半生,浑浑噩噩,寂寂无闻,后半生,波澜壮阔,青史留名。 原因呢,就是他有了自己的理想。 一个人,有了自己的奋斗目标,无论成功与否,都是精彩的人生。 ——张同学说:未完待续—— |
|
来自: 昵称37263053 > 《文件夹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