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神话拍成青春偶像剧,但从创新角度看,《封神演义》没那么烂

 昵称25382711 2019-04-16

等待四年之久的《封神演义》,一经播出迎来的并非是赞美之词,反而是全网吐槽,豆瓣评分仅有3.4,但比电影版《封神传奇》高出0.5,两步剧都被观众毫不留情的划入烂片行列。说真的,这一版《封神传奇》够烂,但主要问题是出在编剧身上并非是演员。贴着封神的标签,实际上讲的是一部古装玛丽苏大剧,台词方面也不用心,“三九二十七”这样的乘法口诀出现在了商朝,编剧是低估了观众的智商。这部剧除了角色的名字之外,与我们所熟知的《封神榜》没有半毛钱关系。

《封神演义》口碑呈现一边倒的局面,主要方面也是褒贬不一。出演主角的王丽坤和罗晋被网友批评,反而演配角的邓伦、于和伟意外的收获好评。王丽坤身上的争议无外乎两点:第一,她所演的妲己太“素”了,没有魅惑众生的像,纣王第一眼见到她丝毫没有心动的感觉;第二,王丽坤是素颜女神不假,但她撑不起妲己这个角色,单看剧照可以和《美人心计》中的“聂慎儿”无缝衔接,所以王丽坤还是要接一些适合自己的角色。

罗晋身上存在的问题与王丽坤基本相同,《封神演义》作为罗晋婚后第一部戏,关注度居高不下,虽然是四年前的作品,但一部好作品足以经得住时间的大浪淘沙。很遗憾《封神演义》并不是一部优秀的作品。罗晋饰演杨戬,非但没得到好评,还被贴上“油腻”的标签。从角色角度来说,罗晋和杨戬没有融入到一起,更直白的讲,罗晋撑不起杨戬这个角色。

所以说《封神演义》选角方面出现的问题并非是演员演不好,更多是要演员与角色契合度低,这好比让贾玲出演Rose是一样的,观众找不到感觉,无关演技。

但抛开选角的问题,单从剧本角度出发,《封神演义》能及格么?答案也是否定的,若改个名字如《杨戬传》或者《封神演义外传》,让观众跳出《封神榜》圈子,换种角度去看这部古装玛丽苏剧,感觉会完全不同。《封神演义》作为一本古人创作的小说,其地位与《西游记》相同。故事内容磅礴,其中的派别体系、法宝体系、阵法体系乃至坐骑体系均独具一格,时间线远在《西游记》之前,当下仙侠小说中所涉及的元素,在《封神演义》中均能找到原型。新《封神演义》的烂是相较于原著的,如若能将其当做一部古装偶像剧,观众完全可以接受。

在于正翻拍《神雕侠侣》时,有一条评论特别打动人“新拍剧服务于思想常新的人,没必要为过去人的童年买单”。话虽然有些不近人情,但不能否定其合理性。譬如偶像剧,年少时期看合乎情理,时隔多年稍加改动翻拍出来,观众还是同一批人,结果却截然不同,比如《流星花园》。同理,即便《封神演义》按照老版去拍,也难逃被吐槽。黑格尔曾说过:存在即合理,新《封神演义》既然敢拍自然就有人看。

新《封神演义》做到了创新,其将神话与武侠相结合,以杨戬为切入点,着重讲述一个有关英雄养成的故事。若仍按原著去拍,核心便不在杨戬身上,又成了武王伐纣的故事。普及历史不应寄托在电视剧上,电视剧的本质是娱乐,没必要承担起还原历史的重任,只能说《封神演义》取错了名字。虽然质疑声不断,但并没影响到《封神演义》的收视,“又烂又好看”便是对它最好的形容。

《封神演义》前期埋下很多矛盾点,杨戬和妲己青梅竹马,但两人之间存在兄妹禁忌、国仇家恨等因素,只要后期剧情逻辑通畅合乎情理,人物冲突产生、转折不生硬,这条感情线便垮不掉。有争议是好事,会促进编剧和演员进步。《新射雕英雄传》刚开播时,老人作配新人挑大梁模式也曾被质疑,两年过去却成了主流,同理,以青春偶像模式去拍神话剧,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也是一种创新,此前的《扶摇》以及《香蜜》也逃不掉偶像剧内核,以爱情为内核,不是玛丽苏是什么?

翻拍必然有争议,必然会被比较,这是每一部翻拍剧逃不开的“宿命”,同时也为接下来的翻拍剧敲响警钟。艺术创作和商品不同,把剧当成商品去拍,想不烂都很难。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封神演义》评分3.7,其中也有评论五星、认为好看的用户,众口难调就是这样。我们不是专业人士,不需要以艺术的眼光去看每一部剧,看着开心目的就达到了,至于教育意义,并不重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