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今天所说的打鼓,而不是说音乐上的打鼓,而是我们身体的一个叫风池穴的部位,鸣天鼓我们每天可以做3次,每次可以做60下左右,动作的轻重程度是耳鸣耳聋的情况而定,如果听力比较差的人动作可以适量的重一点,反之则轻一些。 耳鸣其实是一种没有外界声电刺激条件下,然而主观感受到的一种声音是发生于听觉系统的一种错觉,其声响是有高有低的,音调多样,或如蝉鸣,或如风声,或如流水声夹杂蟋蟀的叫声,耳鸣可为阵发亦可为持续性的有的耳鸣还伴有耳聋,也有的单有耳鸣而不耳聋。 【1】方法一 老人经常会出现耳鸣听力下降等一些现象,尤其耳鸣使老年人的生活备受滋扰,而很容易引起头痛,失眠,健忘,脾气暴躁等一些不适的症状,因此我们要想治疗老年人的耳鸣听力下降,我们的根源就在于补肾涌泉穴,太溪穴都是补肾的一个种线,我们只要每天在家里按揉两侧太溪穴,涌泉穴3~5分钟,一周之后就可以恢复了。 【2】方法二 另外我们还可以尝试一下中医学里边传统的自我按摩方法,明天古此法简单易学是一种以手叩击风池穴的方法,对年老肾亏引起的耳聋,耳鸣,健忘,头晕,思维能力下降等都有一定的疗效。 唐代药王孙思邈的养生铭中就明确的提到了,“亥寝鸣天鼓,寅兴嗽玉津”孙思邈活了100多岁,百岁的时候仍然是听不衰,神采甚茂,是历史上很有名的健康长寿的老人,可见其养生得法,他发明的养生十三法中有一法名为“耳常鼓”。 其具体的操作方法为:双肘支在桌子上,然后闭目低头用两掌心,紧贴双耳将耳朵反折,食指放于后脑,食指抬起搭放于中指之上,两食指同时用力从中指上滑下弹击脑后枕骨的凹陷处也就是风池穴,此时会发出咚咚咚的声音,犹如鸣鼓一样。 明天谷每天可以做三次,每次可以做60下左右,动作的轻重程度是耳鸣耳聋的情况所定,比如听力比较差的动作可以适当的注意点,此种方法操作比较简单,简单易学易操作,可以作为老年人日常护耳的一种保健方法。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