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失落文明的搜索引擎,500 年前最大的图书馆目录被发现

 昵称535749 2019-04-16
  • 失落文明的搜索引擎,500 年前最大的图书馆目录被发现

文化

张依依2 小时前


“和今天的大数据、维基百科和众包信息异曲同工。”

16 世纪初,殖民探险家哥伦布的私生子赫尔南多·科隆( Hernando Colón )也热衷于全世界走访。但目的和他的父亲完全不同,科隆的野心是建立天底下最大的通用图书馆——“包含所有语言、所有主题,基督教之内和之外的所有书籍。”

1539 年去世之前,四处游历让他收集了大约 15000 到 20000 本书,比当时最大的图书馆还丰富一个数量级。这些藏书被置于西班牙的塞维利亚大教堂保管,但后人的疏忽加上偶尔的洪灾,让大约四分之三的书籍都遭到损毁或遗失。

幸运的是,在遗失了 350 年之后,科隆图书馆的最重要藏品之一 The Libro de los Epítomes 近日于哥本哈根大学被发现。

这本超过一英尺厚,包含超过 2000 页内容的书其实是图书馆内藏书的摘要目录。简而言之,就是这个巨大图书馆的搜索引擎。

据《卫报》报道,对于买下的每一本书,科隆都会记录下购买的时间和地点、价格甚至当天的汇率以及读书笔记。他还雇佣了一个团队来阅读所有的藏书,为它们做摘要简介。这些简介短至三五句话,长的可能长达 30 多页——比如说为柏拉图作品合集所做的介绍,最后集结成厚厚的书籍目录。

科隆图书馆一共遗留下 16 本目录,此次发现的是已经被认定遗失的两本目录之一。

更名为 Biblioteca Colombina 的藏书馆内部。来源于 Wiki Commons

不同于同时代的其他藏书家,科隆对书籍的热衷不止于某个门类,他对任何可以找到的印刷品都很感兴趣,而且亲力亲为,从手稿、宣传册到小酒馆的海报,都进入了他的收藏。

“在某种程度上,这是改变了知识模型的人。他没有说知识是古罗马和古希腊的权威下的事物,而是将所有人都知道的东西也归纳在内。”科隆传记的作者威尔逊-李( Wilson-Lee )说,“和今天的大数据、维基百科和众包信息异曲同工。”

印刷书籍在 15 世纪末开始在欧洲广泛普及,但很少有人想到要去将它们收集起来,科隆的做法在当时不太被理解。他去世后这些书籍因没有受到妥善对待而大量遗失。

这本书被认为在 1730 年被捐给哥本哈根大学,此前属于一名叫做 Árni Magnússon 的冰岛学者。至于为什么它静静躺在图书馆中无人知晓,目前的解释是因为在馆藏的几千本书中,仅寥寥二十本左右是西班牙语写作的,剩下都是冰岛语或斯堪的纳维亚语,因此长久地被忽略了。威尔逊-李和同事正计划一份关于此手稿的详尽说明,预计于明年公布,并同时帮助大学将手稿的内容数字化。

作为关于书的书, The Libro de los Epítomes 的价值和特殊性也在于其包含了大量已经不存在的书籍的信息。虽然这些书籍的大部分内容都已经遗失,但透过科隆助手们手写的压缩版本,现代人仍能窥见 500 年前的人在阅读什么样的内容。

题图来源于 Wikipedia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