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水产养殖中寄生虫病的终极解决方案

 寂寞漂流瓶 2019-04-16

鱼虾养殖过程中寄生虫病时有发生,使用药物处理后,效果往往不理想,寄生虫病杀了又来,反反复复。这让很多养殖户头疼不已。打开百度或者查阅资料,得到的答案往往是这样的:治疗纤毛虫特效产品--纤虫净,鲫鱼孢子虫克星孢杀,几种不同药物对小瓜虫杀灭效果试验,等等。很少有资料谈到如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养殖户最关心的是寄生虫为什么杀不死,怎样彻底消灭它这样的问题。答案很简单,如果把说池塘比做一个房间,消灭寄生虫的根本办法就是把房间打扫干净,破坏它的老窝,不让寄生虫有安身之处。

56565

下面我们从几个方面具体来谈。

01

寄生虫的生存环境:
 

江河湖海等自然环境中是有寄生虫存在的;它喜欢含有机物多和底部很肮脏的水体;养殖密度越高,寄生虫传染速度越快;偏爱死水,溶解氧不够的水体;首先感染的是体质差的个体。

02

寄生虫病的预防措施:
 

一般措施,控制合理的养殖密度。密度越高,寄生虫传播的速度越快。选用多品种混养的养殖模式,如鱼虾混养白虾罗虾混养等模式。

 核心措施:减少水体的有机物,从清塘、饲料选择及投喂、种苗、水质管理等多方面控制底质肮脏程度,包含内容非常多。(具体参照上周本服务号文章:池塘底质管理漫谈) 

03

问题难点:
 

由于大多数养殖户难以改变观念,如今在很多地方,特别是养鱼,仍然是传统的定期杀虫。

定期使用杀虫剂会造成水体里面基本没有藻类,水体有机物不能得到有效处理,反而被打压。正常的物质循环被打破,水质亚硝酸盐、氨氮等各个有毒的指标就难以控制;定期杀虫会产生抗药性,杀虫剂的剂量得持续加大,陷入恶性循环,最终导致无药可治。

强烈建议养殖户改变观念,改变定期杀虫的思维和模式,通过调水和底质管理两个方面正确处理有机物,让这些物质能够得到有效分解利用,变废为宝。只要建立了池塘正常的物质循环通路,寄生虫问题自然迎刃而解。当然这样做到好处还有很多,鉴于本文主题,就不一一展开了。

综上所述,减少池塘有机物,保持良好底质,创造优良的生态环境是寄生虫病防治的最终出路。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