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摄地点:四川省三台县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梅花一直被国人视为吉祥之物,以其凌寒飘香,迎雪吐艳的品质象征坚韧不拔,铁骨冰心的坚贞气节。中国古代文人对梅花情有独钟,历代咏梅的书、文、画作何止万余!文人诗客均视赏梅为一件雅事。然尔等俗人只知道,梅花开了,春天来了!
阳光微洒,风儿轻柔,院子里干枯的梅枝上有了点点红意时,则预示着冬天渐行渐远,春天的脚步近了。
古人赏梅贵在“探”字,梅花探头探脑,将开未开,含苞未放,似娇羞的少女初入人世,兴奋、好奇、迷茫、胆怯……
而探梅的古人,想来应真的象是去探访一位故人。讲究形韵意境,细雨微风、小桥流水,膝下横琴、扫雪煎茶,与美人在凌寒傲放的淡梅下对饮……如此只是想一想都是满满的诗情画意。
古人探梅还讲究贵疏不贵繁,贵合不贵开,贵瘦不贵肥,贵老不贵新。看来开得繁花似锦,并不招古人待见。
而今探梅时节,人们徜徉在花丛之中,微风阵阵掠过梅林,阳光洒在头顶,花瓣飘飘洒洒,就是快乐的。何况现今科技时代,留下靓影花丛中不过举手之劳。于是观花人眼里又多了花间留芳人这一道风景。
梅花独放于百花之前,被称作报春花使。但春光虽好,最易流逝,总有“梅花落已尽,柳花随风散”时。朋友们何不趁阳光正好,微风不燥,一起去走一走?
顾问:朱鹰、邹开歧
主编:姚小红
编辑:洪与、邹舟、杨玲、大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