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个悲惨神秘鲜为人知的日本北方原住民族——阿伊努人

 昵称55301288 2019-04-16

说起日本的民族构成,大多数人的印象,日本是单一民族的国家,而且都知道这个民族是大和民族。其实情况不是这样的,日本还有一个松散神秘古老的民族阿伊努人。阿伊努人,是日本北方的一个原住民族群,居住在库页岛和北海道、千岛群岛及堪察加的原住民。

在阿伊努语中,“阿伊努”即“人”的意思。至今,很多阿伊努人都希望人们称谓他们为“ウタリ”(日语罗马拼音:Utari,阿伊努语中“伙伴”的意思)。在官方文献中,“阿伊努”和“乌塔利”此两种称呼都有。在日本,因为与大和族通婚及同化,纯阿伊努族基本上消失。官方估计,人口约25,000,非官方数字为200,000人以上。

关于阿伊努人的起源,情况比较复杂,目前争议也很大。普遍的观点认为,阿伊努人起源于北亚的通古斯人种,但是在阿伊努人身上,却有着印欧人种的血统,根据他们的基因检测,发现在他们身上,还有在西藏和印度洋上的安达曼群岛居民身体中才能测出的基因成分。从阿伊努人的颅骨研究,阿伊努人和鄂霍茨克人比较接近,但整体的基因组成,却和琉球人较为相近。

所以,阿伊努人这个民族的组成结构相当复杂,历史也是相当模糊。阿伊努人的分布历史上最南应该只是在日本本州岛北部地区。在很久以前,大和族与阿伊努族原本并无交集,各过各的生活。直到后来大和族慢慢发展壮大起来,势力范围也不断延伸,威胁到阿伊努族的生存,两族发生冲突。事实上,大和族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制度发展速度很快,渐渐超越以松散部落为组织、渔猎为生的阿伊努族。

到日本中古时期,大和族不断向日本东北扩张,把阿伊努族挤压到东北一部和北海道一带。从此以后,阿伊努族为生存与大和族发生了剧烈的冲突。其中规模较大、有影响的仗有三场。一是1457年的渡岛半岛战役,虽然是因为一名阿伊努男子和一名大和族发生冲突,但最终演变成民族冲突,并上升至战争。二是在江户时代1669年至1672年间,德川幕府的藩主与阿伊努族部落发生大规模战争。三是18世纪末,阿伊努人不服藩主统治而起义。然而,阿伊努人类似这样的抗争最终均遭到镇压。此后,阿伊努人比较平稳,几乎再无大的反抗,他们生活状态在不知不觉中被瓦解同化。

实际上,在日本向北将阿伊努人生活空间逐渐挤压到北海道的过程中,阿伊努人并没有坐以待毙,也在向北扩张,寻求出路。在13世纪,在蒙古大元帝国与日本交战之前,阿伊努人就被迫从北海道出发,向北进入到了萨哈林岛也就是库页岛,之后一路向北,甚至到过了黑龙江河口地区。而向东,阿伊努人则通过千岛群岛一路向北,成功北上至勘察加半岛南端。

在14世纪日本继续向北的扩张中,阿伊努人与日本有了贸易往来。最早在北海道南部与阿伊努人进行贸易的是日本武士家族,尤其后来在北海道的松前藩贸易曾一度红火。到了江户时代的阿伊努人势力极度衰弱,在黑龙江河口的部族不是被同化就是被消灭,特别是鄂伦春人的侵入,又把阿伊努人打压到萨哈林岛南部,而在勘察加半岛南端的阿伊努部族的命运也中同样的悲催。

然而,日本德川幕府通过对阿伊努人的控制,成功的对萨哈林岛南部进行了扩张和殖民,还在千岛群岛南端建立起了渔场。不过可怜的是,随着俄国人进入东北亚地区,还处于渔猎生活状态的阿伊努人处境就艰难了,夹在了两个大国之间,被分割和同化,最终走向了没落。

特别是明治维新成功后,日本对阿伊努人的摧残更加正规系统。以前只是统治与压迫,而明治维新后是彻底打击与摧毁。用了六十多年的时间组织了300多万大和族移居到北海道,使原住民阿伊努人成为了当地的“少数民族”。同时明治政府颁布法令,禁止使用阿伊努语,严禁狩猎、渔业、祭祀等阿伊努族的传统习俗,明令他们学日语,用日语取名字。

二战后,阿伊努人的民族自我意识不断增强,他们开始为拯救自己民族的传统文化而展开各种活动,进行不懈的激烈抗争。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几十年的努力,1997年日本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旨在保护阿伊努族人权、振兴阿伊努族民族传统文化的政策。到2008年时,日本政府又首次承认了阿伊努人是原住民,确认了阿伊努人在北海道历史的地位。

近年来,日本政府成立了专门研究阿伊努语的机构,出版了不少反映阿伊努民族传统文化的书籍。研究阿伊努族历史,也成为远东考古学家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时至今日,仅剩下不足两万的阿伊努人,大部分移居北海道岛中部和北部的日高、旭川、钏路等地,少数在库页岛和千岛群岛一带,还有一些散居在本州。尽管阿伊努人被日本政府认可,但是日本从事阿伊努族问题研究的人太少,因此,阿伊努族的古老文化仍面临灭绝的威胁,振兴之路还很漫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