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别逗了,从来都是拼颜值的时代 | 玉精选

 睫毛上的风尘 2019-04-16

早些年Uber正火的时候,有朋听信坊间传言Uber司机都是帅哥,遂果断一试,结果来者不帅,一怒之下给了差评。她家男友从旁看得胆颤心寒,惊呼现在真是个拼颜值的时代,玉宴小伙伴听罢哈哈大笑:何止现在,人类历史从来都是拼颜值的时代!

以玉为证:

君不见,史前人类经过几十万年摸索出玉石有别,区别的关键正是颜值。

距今六七千年前,伴随磨制技术的成熟,人们发现原来石头中有些品种经过打磨后的光泽远胜其他,犹如春阳般美好,于是便把此类石头视为珍宝,不再与生产工具混同,而留用作佩饰、礼器、赏玩器,专供权威与神灵。这便是后来汉儒用“石之美者”定义的“玉”。

——玉能上位,首因颜值。

君不见,当今古董市场上,虽然高谈阔论投资价值的人数大大超过谈论颜值,但愿意花真金白银买古玉的人,九成九都是因为被“色诱”了。

此事玉宴小伙伴最有体会,往来众客官很多都是从买爱马仕、宝格丽转向买古董珠玉的,且专盯洪掌柜设计搭配好的整体串饰,原因只有一个字:美!而同类货品这个为什么比那个贵?答案往往是:漂亮!

——古玉消费,首重颜值。

君不见,在地球村的今天,世界人民真正能够跨语言、跨种族无障碍沟通的并非思想,而是颜值。

国际知名中国文物艺术品大收藏家,一定也是审美大家,像前段时间极为热门的美国安思远,还有举世瞩目的英国大维德。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面对国际舞台,存在严重“语言”障碍:怎么用别人能理解的方式把自己表达清楚?

尤其玉文化,又是所有中国传统文化里面最难用简单几句话解释清楚的。老外可能一下子理解不了“温润”是种怎样的理想人格,“君子”是种怎样的价值取向,但他能理解:精美,漂亮!

——文化输出,首论颜值。

所以,各位看官,绕开“好色”谈古玉,等于回避了中华玉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其实又何止玉文化,中国人的生活原是艺术的生活,处处由美出发,由美升华。

试问天地间还有什么比“好看”更靠谱儿的理由?用美学思维发现中华之美,用美学手法解读中华之美,必为大势所趋。

“懂吗?”“不懂。

“美吗?”“美。

这是古今中外应用于多种场合的经典对话。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不懂意大利语和德语一样可以欣赏歌剧,不懂构图、色彩和艺术史一样可以欣赏绘画,不懂包浆、微痕和五霸七雄一样可以欣赏高古珠玉——因为,P~耀亮!

配图为洪掌柜藏战国绞丝环,红沁、精工、高颜值!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