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预示着世界历史和地球文明起源的“盘古开天辟地”神话传说及其沿袭至今的各种版本民间故事与现代美国天文学家爱德文·鲍威尔·哈勃最早提出的宇宙膨胀假说、美国物理学家最早乔治·伽莫夫提出的宇宙大爆炸理论的远古模型推演存在着惊人的相似性,或者毋宁说,“盘古开天辟地”神话冥冥之中间接启发了两位科学家的宇宙膨胀假说和宇宙大爆炸理论,如果远古神话传说可以上升到近现代科学假说高度的话。 盘古,男,华夏族,地球人类有确切文字记载的第一位祖先,中国上古神话和民间传说的天字号人物。盘古生于宇宙大爆炸和地球诞生之间的某个时空节点,卒年不详,籍贯不详,父母兄弟姐妹都不详。背景不详的盘古先生出身于宇宙诞生以前的社会下层失孤家庭,自幼成长于宇宙育儿园,青年时期在昆仑山从事开天辟地工作(昆仑山,疑似今中国西部昆仑山脉的前身,其地质年代早于希腊神话的奥林匹斯山),体力劳动者的鼻祖,后过劳猝死,享年若干万岁(一说与天地齐寿)。 关于盘古的职业生涯和死因见于《三五历纪》、《五运历年记》、《述异记》等后人撰写的故事性史书,散见于民间的口述历史。盘古开天辟地和宇宙大爆炸以前的时间简史尚属空白。中国人关于盘古开天辟地的艺术作品数不胜数,有的作品干脆直指盘古是一位画家和雕塑家,宇宙就是他的最大也是唯一的代表作,亦称“神作”或“天造地和”。 作为源于华夏民族的人类神话体系中资格最老的顶级大神和创世者,“盘古化万物”一说最早出现在中国南朝梁人任昉所作的《述异记》,其艺术写真照见于《广博物志》和《乩仙天地判说》,为龙首、人面、蛇身,面容巍峨崎岖,据说身材高大无止境。盘古神话恒久流传在亚洲各地人们的口头,直到三国时由吴国的徐整以文字形式记录下来。公元1986年,著名学问家饶宗颐先生发表《盘古图考》,首次指出汉末兴平元年,即公元194年,四川益州的讲堂石室已有盘古像,开天辟地的盘古就此有了出生地证明,可能是祖籍四川人士,或移民到四川。饶宗颐的这一考据成果将盘古神话的发源时间上推到公元二世纪末,在历史研究方法上也提供了新的思维,即神话与宗教是历史的两面体,语言与神像联系在一起,两方面的研究互通互证,宗教和迷信并非先天连体。 迄今所有的考古学证据资料都未能厘定盘古的出生年月日和家庭成员、职业情况以及开天地的具体业绩和工作细节,这一空白有待二十一世纪以后的学者们深耕细作。有学者认为,如果说运行有序的宇宙及其精致精巧的内部设计来自于一位人类尚未认知的神秘力量或主宰者,那么这个神秘力量或宇宙主宰者非盘古莫属。 据传掌握多种宇宙语言的盘古主要职业成就是开天辟地,身化万物,精气一化三清,擅长隔空取物、点石成金、无中生有、意念移物等古代人工智能,一人兼任海陆空三界统治者,死后身体保持长生不灭,与天地万物同在,唯其“魂魄”或精神意念不知所终。另有好事者在一部家喻户晓的古代小说和电视剧里刨根究底,宣称那位姓孙名悟空的男士就是盘古的命根子化身,也就是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这一颇具象征隐喻色彩的民间学术结论尚未得到主流学界的认同。 盘古夫人太元圣母的情况仅限于盘古生前,盘古去世后,太元圣母女士的去向成谜,改嫁的可能性等同于零。盘古去世后,女娲的传说大量出现,因而有人附会盘古的遗孀太元圣母就是女娲,也有人说盘古和女娲是兄妹成婚。截止本书截稿之日,这一桩神话公案仍未了结。 据此推断,盘古开天辟地的神话远远早于考古学的旧石器时代及其前时代,无限接近宇宙膨胀假说和宇宙大爆炸理论,并且领先人类所有的宗教神话传说,是人类宗教与科学的总源头。 盘古本人也是其他所有人类创世纪神话人物的先祖,早得不能再早了,没有最早,只有更早。有国外学者宣称盘古创世神话最早来源于古印度的湿婆教义,也就是说盘古先生其实是外国籍,非华夏人士,这一无从考证的观点在逻辑上反而将古印度文明也纳入了华夏文明的范畴,可谓弄巧成拙。 华夏典籍有关宇宙的记叙如《文子·自然》:“往古来今谓之宙,四方上下谓之宇。”《庄子·庚桑楚》:“出无本,入无窍。有实而无乎处,有长而无乎本剽。有所出而无窍者有实。有实而无乎处者,宇也;有长而无本剽者,宙也。”《淮南子》:“往古来今谓之宙,四方上下谓之宇”。《尸子》:“上下四方曰宇,往古来今曰宙。”简而言之,“宇”即空间,“宙”即时间,盘古开天辟地的神话传说正意味着科学意义上时间和空间的诞生。 盘古开天辟地的神话传说和民间演绎的故事有很多版本,较为流行的版本如下: 大爆炸事件发生以前,宇宙还是一片浑沌。盘古从前宇宙内部一个鹅卵形状的胚胎里自己钻出来,一日九次变化,神于天,圣于地,主于天地之间。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日长一丈,撑持着天地;如此过了一万八千年,然后天地开辟,宇宙继续膨胀,直到今天还在膨胀着。 见风长的盘古龙首人面蛇身,首极东,足极西,左手极南,右手极北,开目成昼,合目成夜,呼为暑,吸为寒,吹气成风云,叱声为雷霆。从宇宙钻出来的他哈欠连天,飘飘荡荡落到差不多与他一般大小的地球上。童年的地球还是光秃秃的,寸草不生,荒无人烟,时空粘连在一起;人小胆大的盘古越长越高,越长越大,越长越孤独,满地球找不到一个玩伴。作为一名宇宙留守儿童,盘古的心灵成长速度跟不上身体生长的速度,他就这样活活长死了。 相传宇宙巨婴盘古死后,头为甲,喉为乙,肩为丙,心为丁,胆为戊,脾为已,胁为庚,肺为辛,肾为壬,足为癸;目为日月,髭为星辰,眉为斗枢,九窍为九州,乳为昆仑,膝为南岳,股为太山。尻为鱼鳖,手为飞鸟,爪为龟龙,骨为金银,发为草木,毫毛为凫鸭,齿为玉石,汗为雨水,大肠为江海,小肠为淮泗,膀胱为百川,面轮为洞庭。盘古脸上身上的黑痣、粉刺、螨虫、皮屑、疤痕等等,因风所感,化为黎甿,因为这些黎甿的头部都是黑的,统称“黔首”,也叫“黔黎”,其下品者,名为“苍头”,后被引申为普通老百姓。 天地分开时还是粘连在一起的,盘古死后,天地再一次合缝,死不瞑目的盘古复活了。他左手执凿,右手持斧,或用斧劈,或以凿开,一通嘁里喀嚓,把严丝合缝的天和地又给劈开了。天地之气一升一降,轻清者上升为天,重浊者下降为地,混沌一体的天地之间豁然开朗。于是乎盘古“肇立乾坤,启阴感阳,分布元气,乃孕中和,是为人矣。” 神乎其神的宇宙大爆炸就这样发生了,结束了,留下了,整个剧情看似平淡无奇,所有的结局都是序幕。 另一个版本的盘古开天地或宇宙大爆炸如下: 从前,天和地没有分开,宇宙的景象只是一团鸡蛋般的混沌。开天大神盘古就在这混沌之中孕育着,成长着,呼呼地睡着觉,一边睡一边发育,整整睡了也发育了一万八千年。 公元前18000年左右的一个午后,睡在混沌中的盘古受到地心引力的作用,忽然醒来,睁开眼睛一看,什么也看不见,眼前只是模糊的一片。他的下床气很大,觉得这种状况不可忍受,一声咆哮,脾气上来了,随手从身边抓过一把不知哪儿来的大板斧,朝着眼前的混沌使劲一挥,只听得霹雳巨响,大混沌顿时破裂开来。其中有些轻而清的东西,冉冉上升,变成了天;有些重而浊的东西,沉沉下降,变成了地。就这样,混沌一片的天地,被小盘古的板斧一挥,轻松划开了。 天和地分开以后,天生爱操心的小盘古怕它们还要合拢,就头顶天,脚踏地,站在天地的当中,随着天和地的变化而变化。天每天升高一丈,地每天加厚一丈,小盘古的身子也每天增长一丈。这样又过了一万八千年,天升得极高了,地变得极厚了,小盘古的身子也长得极长了。至此,小盘古的年龄也从零岁增长到了三万六千岁。光阴荏苒,日月穿梭,宇宙育儿园的小盘古长大了。 长大以后的盘古的身体究竟有多大呢?有人说有九万里长,有人说十万八千里长,还有人说以光年为单位,约等于整个宇宙的长宽高总和,也就是宇宙多大,盘古就多大,这后一种说法逼疯了很多天文学家和宇宙考古学家。总之这个小巨人就跟一根长柱子似的,直挺挺地撑在天和地的当中,不让它们有重归于混沌的机会,这一来又熬了一万八千年。是年,盘古五万四千岁。 单身的盘古大神孤独地站在那里,做这种吃力不讨好的工作,又一个一万八千年过去了。七万二千岁的盘古在他的地球创意实验室遇到了梦中情人太元圣母,俩人在工作中相识相爱了,一块儿扛天地。到了下一个一万八千年(相当于地球地质年代45.5亿年左右),这个时候的地球大气层和地质构造已经成形了,九万岁的盘古不必再担心天地会合拢,他实在也撑不住了,但还是又坚持守候了一万八千年,等到他和太元圣母的爱情结晶天皇氏陛下呱呱坠地,他欣慰地倒下了,含笑九泉。在地球第一次转动的那一刻,伟大的宇宙先驱、地球缔造者、杰出的创世界领导人盘古的心脏停止了跳动,永远离开了我们,享年十万零八千岁。 就在孤儿寡母的盘古遗孀太元圣母哭得像泪人儿的时候,盘古的遗体突然发生了奇异的变化:他口里呼出的气变成了风和云,他的左眼变成了太阳,右眼变成了月亮,他的阳根化为伏羲,双乳化为女娲,他的手足和身躯变成了大地的东南西北四极和五方的名山(一说世界七大洲),他的血液变成了江河,他的筋脉变成了道路,他的肌肉变成了田土,他的头发变成了天上的星星,他浑身的汗毛变成了花草树木,他的牙齿、骨头、骨髓等,也都变成了闪光的金属、坚硬的石头、温润的宝玉,就连身上出的汗和排出的废气也变成了清露和甘霖。地球上的万紫千红嫣然乍现了。 由此推断,宇宙大爆炸案的当事人盘古的生命活动周期(工作年限)一共是十万零八千年左右,他的配偶太元圣母女士也不小于一万八千岁,属于远古人类婚姻制度典型的“老夫少妻”。到了人类阶段,某些人类社会的最高统治者自称“万岁”,应该是比照盘古的年龄来的。有后现代派学者认为以盘古的丰功伟绩,应将其列为联合国成员国的人类共祖予以纪念,持此说者多见于网络界,争议极大,也就是说说而已。迄今为止,联合国方面对此未予回应,国际史学界普遍公认的人类共祖还是那位东非发现的“露西奶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