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比干的世界》第01章 普天华夏 结语

 比干星空下 2019-04-16

       从盘古开天地(与“宇宙膨胀假说”和“宇宙大爆炸理论”相对应的上古神话传说)到伏羲和女娲创造人类(一说女娲独自抟土造人),从炎黄大战到黄帝轩辕氏统一华夏民族,从“天生玄鸟,降而生商”到“相土烈烈,海外有截”,从汤武革命到武周克殷(史称“武王伐纣”),商亡周立,中国历史得以在公元前841年进入信史阶段,亦即有正式文字记载的建制史。在此以前,神话传说和历史事件在华夏大地交相演替,你方歌罢我登台,以如椽巨笔为灿烂辉煌的华夏文明书写了浓墨重彩的绚丽华章,而如星空般寂寥的比干以其短短六十四年的人生和惊天地泣鬼神的“挖腹剖心”为这些华章镶嵌了一幅纵横寰宇的金边。

作为人类历史上的第一位殉道者,比干不曾有煌煌巨著流芳百世,不曾有无上荣光举世闻名,不曾有亿万信众顶礼膜拜;然则,他的个性张扬、悲天悯人和赴死就义却在三千多年后复活了一个崭新的梦想,也留下了一支遍布全球的庞大后裔。

三千多年来,遍布海内外的数千万比干后裔继承太始祖比干天下为公、忠诚坦荡、刚柔宽恤、慷慨无私、耿直垂范、文以载道、诗书传家等诸人类极致美德,孜孜以求公平正义、不拘一格、敢为天下先的真理批判精神,涌现了一批又一批的榜样先锋;一个国际化、系统化、序列化的全新全面的比干精神终将发扬光大于新兴全球化的当今世界。

从比干故事、比干形象到比干思想、比干信仰,从比干价值、比干标准到比干文化、比干精神,这是一个循序渐进、螺旋式上升的理论总结与哲学抽象过程。在此基础上,作为哲学学、学科之学的“国际比干学”有望继先秦学、殷商学之后,是谓“风起于青萍之末,浪成于微澜之间。”

作为传说的帝夋-炎黄世系的黄帝轩辕氏后裔,比干不仅仅属于中国上古历史,不仅仅属于中华民族,不仅仅属于东方文明及其传统社会和近现代民族国家,更属于全世界、全人类。比干文化恰是一种湮没太久而或如后世德国哲学家尼采称说“永劫回归之人类共通文化;比干精神恰是一种打破并弥合迄今人类意识形态各种藩篱的自我救赎与自我创新精神;比干文化之精神恰是一种基于新兴全球化大背景、大趋势、大方向的人类共同价值观及其附着的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事业共同体、命运共同体的古老而鲜活之体现、之彰显、之实践。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中国的也是世界的,世界的也是中国的;华夏民族的也是人类社会的,人类社会的也是华夏民族的。中国与世界、中华民族与人类社会之间只有一个全球化视野和领先视角的距离。

因此,有必要将民族性的、区域性的、本土性的比干信仰、比干文化、比干精神置于人类共同价值观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当代参照系中去描述、去论证、去发扬光大,而不是局限于、拘泥于、斤斤计较于狭隘的、鄙陋的、浮泛的学究性、学理性、学术性之争议,更不应将比干精神辟为比干后裔及林姓族人的专属领域。这是本书的开篇宗旨和国际比干学的开宗明义之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