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解剖子弹】内部极为精密,原来是这样打死人的啊!

 泰荣林黑皮 2019-04-16

奥地利女摄影师萨比娜·珀尔曼拍摄了一组名为“弹药”的系列作品,展示一批二战子弹惊人而复杂的内部结构。“弹药”系列通过将子弹进行纵切拍摄,所用子弹是珀尔曼2012年10月在瑞士的一个二战碉堡内发现的。

这些弹药都被他切成了一半。他和Pearlamn用油灰将子弹的底部粘在纸板上,然后小心翼翼的布光并拍摄,在运输途中也格外小心,防止填塞紧凑的火药洒出来。图为一枚.38 Special Glaser子弹。

拍摄的结果发现,尽管武器技术一直推进发展,但每一次革新的子弹结构基本不变。基本包括:一个弹头(子弹的顶部)、一部分燃料(通常是火药),以及底部的引物。图为一枚.38 Speer Target子弹。

扣动扳机时,金属撞针会撞击底部的引物,它会像导火线一样点燃料。随着燃料的燃烧,释放出大量气体,从而推动子弹以高速射出枪膛。图为一枚.224 BOZ子弹。

很多游客在欣赏这些作品时没有注意到这些高度详细的画面实际上是发子弹。“有些人认为他们看到的是咖啡研磨机、冲浪板、滑板、教堂、口红、果仁糖、橡胶球贩卖机”。

所用子弹是珀尔曼2012年10月在瑞士的一个二战碉堡内发现的。

一批二战子弹惊人而复杂的内部结构。

一枚9×19毫米“眼镜蛇”高安全性子弹,内装钢标枪,弹壳采用聚合材料。

一枚.450 Adams子弹,弹壳和弹头都很短,药腔也比较浅。

一枚9×19毫米以色列防暴弹,采用琥珀树脂,内装钢珠。

一枚9×19毫米中空弹尖型子弹。

一枚6.5×55毫米木制空包弹。

其实我特想知道的是:这拍摄子弹内部的摄影师是用什么玩意切的?!子弹这东西,从侧面切开,里面满满都是火药,它不炸吗?还是说,把火药掏空了再切,切完再放进去?

俗话说,“子弹不长眼”,但五角大楼近日宣布,成功研制出全球第一种具有“自我制导能力”的子弹。换句话说,这是一种“长眼睛”的智能子弹,可用来消灭隐藏在远处的敌方狙击手。

从美方发布的测试录像看,枪手朝着远离目标的位置开枪,“智能子弹”出膛后先是沿着曲线运行一大圈,然后重新击中目标。子弹内配备的引导系统能克服天气、风向和目标自身移动带来的偏差,指引子弹成功命中敌人。

据介绍,这种代号EXACTO的子弹射程更远,除消灭敌方狙击手外,还能提高本方士兵战场生存率。现有装备可以让美军聚集手消灭600米外目标。今后,“智能子弹”将可以准确中2000米外的对手。不过,这种子弹成本将远远高于普通弹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