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朝后宫斗争才是整部历史中最精彩的!

 三槐世家馆 2019-04-16

1、打胎说打就打,打完一个接一个。

历史事实证明,打胎绝对是小概率事件,不是没有,但一来绝没有这么猖獗,二来更绝没有这么容易。

大家与其把后宫嫔妃们理解成情敌关系,更不如理解成同事关系。

一般来说,嫔妃们之间即便真的有争斗,那也是在有严重利害冲突的前提下。也就是说,如果没有什么重大利害关系,嫔妃们一般是不可能蠢到为了皇帝的两句话一个眼神儿一点“恩宠”神马的就互相残杀的地步。

皇后不但在国民心目中意义重大,对皇帝本人来说其实也是一样的。对大部分皇帝来说,皇后是妻,嫔妃管你是什么贵妃不贵妃的那都是妾。在古代,妻是家人,妾是物品,国家法律都是这样规定的,古代男人多半有这样的思维定势。同理,皇帝对皇后,尤其是原配皇后的那份感情毕竟是不一样的。

翻阅清史稿,会发现很多皇帝都与他的皇后感情非常深厚,比如康熙与皇后赫舍里氏,皇后不仅仅是什么“后宫之主”,更是,是一种象征,她身上肩负的政治意义是任何一个嫔妃都无法比拟的。

清朝一个皇帝要娶皇后绝对是经过层层考虑的,各种政治利益都要清楚,娶来的皇后身份之尊贵超出大家的想象。除非皇后死了,或有重大过失到人神共愤的地步。

恰恰相反,身份越高贵的公主,往往和亲的价值越高,利益就更大。比方说皇太极的孝端文皇后生了三个女儿,全部被嫁给了蒙古博尔济吉特氏,大女儿更是被嫁给了皇太极死敌林丹汗的儿子。

满蒙联姻是旧俗,皇太极曾将他14个女儿中的10个远嫁蒙古,康熙皇帝同样让自己的大部分女儿与蒙古王公联姻,宗室之中联姻的更不在少数。康熙自己的祖母孝庄太皇太后、嫡母孝惠皇太后,都来自蒙古贵族之家。

在清朝前期,妻子要不是蒙古人,你的姐妹如果没有嫁去联姻,只能说明皇帝根本没打算栽培你。你没有蒙古的支持,就别想得到最高权力,这也是满蒙互相妥协的结果。

顺治皇帝为什么连娶两个博尔济吉特氏的蒙古皇后?他再爱董鄂妃,国家大事照旧是国家大事。

对于一个普通嫔妃来说吧,她不管是大臣之女还是出身平凡,首先一生下来接触的教育就是三从四德,制度就是男人三妻四妾,而皇帝更是天子,皇帝的子孙繁盛意味着国运昌隆。

作为一个十三四岁的女孩子,她初入宫对皇帝应当是敬畏的。这个人是皇帝,能决定你父母亲族和你自己的生死,哪个小女孩敢对着皇帝放肆,更别谈“爱”了。

这女孩子们一生接触的都是铁一般的规矩和制度,消磨意志,磨灭人情,到最后只怕很多人的思维都僵化了。

皇帝子孙繁盛,嫔妃不可能高兴?为什么不可能呢,那么强大的洗脑环境下,也许嫔妃真的就很高兴,皇上子女多,说明国运昌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