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志愿填报了解志愿规则是第1步,每个省份都会在3月份发布《招生工作规定》。届时在阳光高考网及省教育招生考试院网站可以查询到。 2018志愿设置情况一览2019年招生工作规定暂未发布,现在我以2018年我们服务的省份做一个基本介绍。
院校投档规则及大学专业录取规则院校平行志愿三大原则
大学专业录取三种规则
新高考专业平行志愿 浙江省新高考实行了专业平行志愿,在志愿录取过程中,以专业为单位,将最大化满足考生的专业意向。 专业平行志愿可能会导致一个院校的冷门专业热门专业,专业分差会拉大。在实际填报过程中,应当更多的参考教育部学科评估结果。 院校平行志愿需注意事项
高考志愿填报规定,各地是不一样,但大致雷同,分为学校志愿和专业志愿。有的地区可以填9个大学志愿,有的地区是6所大学,每所大学可以选6个专业志愿。现在,各地录取政策逐步为新高考让路,陆续取消了批次。以前都是分批次的,一批可以填多少所学校,二批可以填多少所学校。合并批次后,学校的数量会比以前适度增多,比如合并批次的地区可以填10所甚至更多的大学志愿。 在高考填报志愿表格里,不是说大学志愿越多越好,对于对高考录取稍有了解的家长来说,高考志愿罗列更多的大学志愿,后面的几所大学是没有效果的,基本上就是摆设。真正起作用的是前几所大学志愿。 高考志愿填报大学志愿一定要合理拉开梯度,高考分数公布后,位次是明朗的。志愿填报时尽量把同一梯度的大学列为第一、第二和第三志愿,这样风险过大。 对于批次合并的地区,志愿填报时一定要查阅所报学校的前世今生。 需要提醒的是,大学的专业志愿,有的大学目前还是有专业级差的,对于这个问题,要查阅所报大学的招生简章,这个规定大学在招生章程里对外公布的。 高考想金榜题名,不但要考的好还要报的好;如何做到报的好“一分不浪费”,就必须知道高招录取的具体流程,“知彼知己方能百战百胜”,下面,我给大家详细介绍“平行志愿”模式,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平行志愿”模式的内涵平行志愿是相对以前顺序志愿提出的,主要好处更能够降低填报风险,目前大多数省市采用此模式。简单讲,就是在每个批次可以填报多所并列平行院校志愿,常见设置(填报院校个数)如下: “平行志愿”的常见误区“平行志愿”的具体环节第一环节:院校投档,各省考试院主导操作,基本原则“分数优先、遵循志愿、一轮投档”,具体流程请看下图: 考生(分区分文理科)按照总分从高到低顺序,逐个检索,计算机首先检索第1名考生的档案,若A校有名额则A校投档,若A校无名额则检索B校,依次类推,至到检索最后一个院校志愿(E志愿),若仍名额则该生退档,进入征集志愿或者下批次报考录取。 特别注意:一旦投档要么被录取,要么退档,不会再投其他志愿,退档意味着你所填报的这五所志愿均未被录取。 第二环节:专业录取, 由招生院校主导操作,基本原则“分数优先、专业优先、专业分数级差”。比如沈阳工业大学接受105名山东理科考生电子档案,把105考生按照从高分到低分排序,逐个检索,首先电脑检索第一名的1号专业志愿,若有余额且符合其他录取条件(政审、身体、单科目成绩等)则该考生被1专业志愿录取,若未被录取则继续检索2专业志愿(若有专业分数级差则减去2—5分),依次类推,直到检索到6专业志愿,若仍无余额,则计算机检索“专业服从调剂”志愿,若服从,则还有可能被其他考生录取,若不服从则直接退档。接着再检索第二名考生的电子档案。 “平行志愿”填报的技巧如何填报平行志愿,做到有效规避退档的风险呢,有以下填报技巧: 高考可谓是一场无硝烟的战争,每个高三学生都认真准备着这场“战争”,希望自己能够考出一个好的成绩,但是这只是考上理想大学的第一步,在得到高考成绩之后的高考志愿填写更是一场小高考,这才是决定你是否能够进入理想大学的最后一步,也是决定性的一步。那么高考志愿是怎样填呢?如何才能填得合理呢? 首先第一部分志愿,结合前年各高校的录取分数线,看看自己的成绩能够有希望冲一下,也就是虽然有可能达不到这所学校的分数线,但是万一刚好达到了呢,这就是冲。 然后第二部分志愿,就是填自己的分数是有很大把握是能达到分数线的学校,这就是稳。 最后就是第三部分志愿,万一今年的变化太大,自己的成绩都没能到达前面的志愿学校分数线,那么你就要填一个明显、绝对能达到分数线的学校,避免没有一所学校招你,这就是保。 高考结束并不意味着一切就结束了,紧接着就要准备填报高考志愿,然后被报考的理想中的大学录取之后,整个人才可以放松下来,所以说填报高考志愿也是一门学问。 那么填报志愿时可以填几个大学呢? 准确的讲,可以填报四个大学,而每个大学可以填六个专业。那么就要慎重的选择第一志愿了,因为有的大学很注重你的第一志愿是否是他们的大学。假如两人选择是同一个学校,一个人考了560,他第一志愿选了这所大学,而你考虑580,可却是第二志愿填的这所大学,虽然你分数高一些,可是人家却不会先录取你。 都说高考多一分,压倒数千人,可是填报志愿却可以做到逆天改命,有时因为你正确的选择,可以让自己的分数能够发挥最大化的作用,所以填报志愿之前一定要做好细致的准备工作。 大学选择完了之后也没有结束,因为大学是一个大的整体,其中就分为学院和专业,所以你还要选择一个前景不错的专业,这样才可以说填报结束了。 对于是选择好专业还是好大学,我的建议是选择一所好大学,因为专业可以在上大学之后,如果努力一下就可以转专业,而一所好的大学的毕业证书的含金量会高很多。 这个问题要分省来解释才行,因为每个省由于批次的设置,可以填报的院校个数是不同的,现在大部分省份一本、二本、三本(有的省份已经并入二本)、专科批次都是采用平行志愿的填报方式进行填报的。 这里只简单介绍一下普通文理一、二本的填报院校个数。 黑龙江省: 一本A段可以填报5个院校,二本A段可以填报5个院校。 辽宁省: 一本可以填报7个院校,二本可以填报9个院校。 湖北省: 一本可以填报9个院校,二本可以填报9个院校。 河北省: 一本可以填报5个院校,二本可以填报10个院校。 河南省: 一本可以填报6个院校,二本可以填报9个院校。 山东省: 普通本科批次可以填报12个院校。 江苏省: 一本可以填报8个院校,二本可以填报8个院校。 考生和家长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冲一冲、稳一稳、保一保的原则来确定目标院校,各个学校之间一定要注意拉开梯度。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欢迎评论交流。 高考志愿填几个院校,不同的省(自治区,直辖市)是不同的规定。有的地区是选择六个平行志愿;有的地区还可以填八个平行志愿;在事情高考综合改革的地区实行填报80个专业,80所大学。 有的省还是实行提前批次报志愿,在提前批次里有分a,b,c3段。a段为军警校招生;b段为免费定向师范生,免费定向医学招生;c段为面向国家级贫困地区和省级贫困集中连片开发地区以及有特殊需要的院校的招生。 在实行平行志愿的省份,考生在填报志愿时,建议按照一本选大学二本选专业的原则,进行填报高考志愿。在填报高考志愿时,可以按照"一冲二稳三保四垫"的方法进行填报。 一冲,就是在前两个志愿的院校中,考生可以选择稍微比自己分数高的院校或者为此比自己高的院校进行填报。 二稳,就是目标院校录取的平均分,录取的最低位次,肯定有百分之百的把握,选择两所院校进行填报。 三保,是建立在一冲,二稳的基础之上,选择一所大学保证录取成功。这个层次的大学,考生可以考虑城市的因素,院校的因素,专业的因素,尽量满足自己的个人主观意愿,充分表达自己的爱。因为,考生有百分之百的实力填报它。 四垫,必须在前面一冲二稳就能解决问题的基础之上,预防万一的风险,选择垫底的院校,把考生填报志愿的风险降到零,确保万无一失,一举成功!可以选择一所低端大学,但是有强大实力的专业,来作为最后的垫底院校。 对于实行80个专业,80所大学填报志愿模式的省份,考生也可以选择冷热搭配的院校,把院校分为四个层级;或六个层级。层级越多,把握越大,稳定性越高。按照我上面刚才讲述的原则进行填报,做到万无一失。但是,考生在选择专业的时候,一定要根据院校的招生简章规定,选择的课程科目,和自己的高考成绩,以及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综合的评价,一定要精准,精确。 十年寒窗苦读,成败在此一举。千万不要以为是,不以为然。一失足成千古恨,所以考生和家长一定要认真学习高考志愿填报的专业知识,争取学会填报高考志愿,确保孩子录取到心仪的大学,心仪的专业。 人生得意莫尽欢,别教金樽空对月。每年在填报高考志愿时,总有不少人不重视高考志愿填报工作,或者被人误导误判,不是造成滑档,就是造成把考生录取到没有就业前景,没有特色专业的院校,导致考生选择入学又复读,或者毕业就失业的后果。所以一定要慎之又慎,科学合理填报高考志愿。 高考志愿提前批次可以填报两个学校,每个学校可以选报六个专业。其它批次每个批次可以填六个学校,每个学校可以填报六个专业。 由于平行志愿的录取是遵循"分数优先,遵循志愿,一轮投档"的原则。所以分数是很重要的一个依据。 那么怎样根据自己的分数填报志愿呢? 我们不能简单的用自己的分数与目标院校前三年的录取分数相比较。 要用什么来比较呢? 要用线差和排名。线差就是自己的分数与本省的省控线的差值,排名就是你的分数在本省的总排名。根据这两个数据来填报志愿是比较稳妥的。 首先,在«高考志愿填报指南»中查找目标院校。«指南»中每个批次的所有院校是按照前三年录取线差的平均值排序的,这样,你就可以根据自己的线差,找到可以填报的学校了。然后根据自己的喜好选出六个目标院校,按照线差的高低顺序填报。 目标院校确定后,就要选专业了。每个学校都可以选填六个专业,专业的录取分数可以上网查询。如果你想选的专业前三年的线差都高于自己的线差,就要慎重考虑,是否报考该院校。因为假如你被该校录取,而你的分数未达到所选的六个专业的录取线,那么,你就要被调剂到其它专业。如果不同意专业调剂,你将会被退档。 所以,填报志愿选学校的同时,一定还要兼顾专业。 |
|
来自: 茂林之家 > 《志愿/招生/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