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百戏荟经典赏析」南朝乐府民歌的发展和变迁

 思明居士 2019-04-16
情与歌是南朝乐府民歌的主体,主要在东晋、宋、齐三代产生和繁荣。南朝的乐府民歌大多数是绮艳的情歌,这和江南的自然条件和文化传统密相关,江南带山秀水,江南人亦没有北方人的粗犷直率,故而写出的情歌大多委统、含蓄。南朝的乐府民歌流传下来的近500首,大多收集在宗代郭倩的乐府诗集中,主要分为吴声歌和西曲歌,其中吴声歌326首,西曲歌1首,产生于长江诚减和汉河流域。吴声歌和西曲歌的内容全是艳曲情歌,大多出现于女子之口。一般说来,南朝情歌体裁短小,语言清新自然,明白为话通俗流丽,修辞上多用双关,想象生动,抒情含蓄,构成了缠绵婉转的格调又有浓郁的生活气息。代表南朝情歌艺术上最高成就的是西洲曲。乐府诗集将这首抒情长诗归在“杂曲歌辞”中,长诗描写一个女子向远在西洲的情人倾吐相思之情。作者善于借助景物的变化来刻画这个女子的情感起伏。全诗运用双关语接字等修辞,构成了缠绵为尽、委婉细腻的情调,是南朝情歌中艺术手法最有成就的作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