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华史地十大奇书之:《百夷传》·【明】钱古训 撰

 草庐经略 2019-04-16
·

《百夷传》
【明】

錢古訓 撰



    《百夷傳》明代錢古訓撰。書之流傳全賴藏書家的輾轉抄存。今所存抄本有明祁承��� 淡生堂抄本、清初葉氏抄本、清項氏古香書屋抄本、清翁斌孫抄本、丁氏藏明抄本。今所能見到的唯一單行本是一九二九年江蘇國學圖書館影印的丁氏所藏明抄本。


    錢古訓號堅齋浙江餘姚人吳越王錢���的十六世孫。生卒年不詳。明洪武時進士。洪武二十九年奉命與同僚李思聰出使緬甸和百夷。他們從南京出發一路艱險到達緬甸。宣諭後緬王聽命他們便很快就折回麓川與百夷的思侖發打交道說服他不再進兵侵犯緬甸。


    恰逢當時百夷酋長刁��� 孟舉兵反思侖發他倆又出面調解了這一亂事。思侖發原打算留住他們不放他們回朝,錢古訓致書曉以利害才送他們出境。二人回朝後寫了《百夷傳》進呈給朱元璋這個進呈本藏之內府並未向外流傳。事後錢古訓和李思聰兩人都根據這個進呈本的底稿各自加工整理寫成了兩種《百夷傳》錢著的內容較之李著要更豐富敘述事物也更清楚確切。


    “百夷一詞是從唐、宋時期的白衣一名演化而來,指的是紅河流域的傣族和壯族。《百夷傳》記載了五百多年前居住在雲南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境內的傣族及其他少數民族的曆史、地理、政治制度、生活習俗等各方面的情況。書中記載都是作者親臨其境根據見聞寫下來的真實事物是一部史料價值很高的曆史文獻長期以來,成為地方史志及私家著作廣為抄錄引用的第一手資料。


    書中所記山川、人物、風俗、道路都是其他著作中不曾有過的資對於民族史的研究是極為珍貴的史料。


    錢古訓寫《百夷傳》參考了李京的《雲南志略》書中有的直抄《志略》文字有的則是受其啟發。但錢古訓引用材料持審慎態度有的地方還根據本人的親身見聞糾正了《志略》之誤並不為其所局限。明清時期的學者對《百夷傳》都給以了較高評價認為此書可補史闕


    更為可貴的是根據書中的記載可以有力地證明:傣族以及居住在邊疆的各族人民自古以來就是祖國大家庭中的成員在政治、經濟、文化諸方面都和祖國有著長遠密切的關系。他們和祖國融為一體有著血肉不可分離的關系。在我國眾多的史學著述之中它以選題的獨特、內容的奇異贏得了史學奇書的一席之地。


【正文】

《百夷传》


    百夷在雲南西南數千裏其地方萬裏。景東在其東西天古刺在其西八百媳婦在其南吐番在其北東南則車裏西南則緬國東北則哀牢今之金齒衛也西北則西番、回紇。俗有大百夷、小百夷、漂人、古剌、哈剌、緬人、結些、吟杜、弩人、蒲蠻、阿昌等名故曰百夷。


    漢以前未嘗通中國諸葛亮征蠻亦抵怒江而止。唐天寶中夷人始隨爨歸王入朝。其眾各有部領不相統屬。元憲宗三年世祖由吐番入麗江自葉榆平至雲南葉榆即大理也。明年命將兀良哈臺征降夷地。遂分為路二十府四甸四十有四部二十有六各設土官置金齒都元帥府領之。有所督委官入其地交春即還避瘴氣也。至正戊子麓川土官思可發數侵擾各路元帥搭失把都討之不克。思可發益吞並諸路而遣其子滿散入朝以輸情款。雖奉正朔納職貢而服用制度擬於王者。思可發死子昭並發立。八年傳其子臺扁。���年臺扁從父昭肖發殺之而自立期年盜殺昭肖發眾立其弟思瓦發。國朝洪武辛酉平雲南。明年思瓦發寇金齒。是冬,思瓦發略於者闌、南甸。其屬達魯方等輒立滿散之子思侖發而殺思瓦發於外。即譴使貢白象、犀、馬、方物於朝。廷議不忍絕以化外���命福建左參政王鈍率雲南部校郭京美等諭以向背利害約以每歲貢獻之率而遂內附。於是授思侖發為麓川平緬軍民宣慰。丙寅複寇景東。


    明年部屬刁思朗犯定邊天子命西平侯沐英總兵敗之獲刁思朗夷人懼服。上以遠人不加約束故官稱制度皆從其俗。其下稱思侖發曰”, 猶中國稱君主也。所居麓川之地曰者闌猶中國稱京師也。其屬則置叨孟以總統政事兼領軍民。“ 昭錄領萬餘人,“昭綱領千餘人,“昭伯領百人領一伍者為“ 昭哈斯”, 領一什者為“ 昭准”; 皆屬於叨孟。又有昭錄令”, 遇有征調亦與“ 叨孟統軍以行。其近侍呼為“ 立者”, 閽寺呼為割斷。大小各有分地任其徭賦。


    上下僭奢雖微職亦系钅及花金銀帶。貴賤皆戴筍籜帽而飾金寶於頂如浮圖狀懸以金玉插以珠翠花被以毛纓綴以毛羽。貴者衣綺麗。每出入象馬僕從滿途。象以銀鏡數十聯綴於羈革勺緣以銀釘鞍上有欄如交椅狀藉以衤因褥上設錦障蓋下懸銅響鈴坐一奴鞍後執長鉤驅止之。遇貴於己者必讓途而往。凡相見必合掌而拜習胡人之跪。長於己者必拜跪之言則叩頭受之。叨孟以下見其主則膝行以前二步一拜退亦如之。執事於貴人之側雖跪終日無倦狀。貴人之前過必磬折鞠躬。宴會則貴人上坐其次列坐於下以逮至賤。先以沽茶及蔞葉、檳榔啖之。沽茶者山中茶葉春夏間采煮之實於竹筒內封以竹箬過一二歲取食之味極佳然不可用水煎飲。次具飯次進酒饌俱用冷而無熱。每客必一僕持水瓶側跪俟嗽口盥手而後食。


    食畢亦如之而後起。客十則十人各行一客。酒或以杯或用筒。筒以蕨楷或用鵝翎管連貫各長丈餘漆之而飾以金假若一釀酒則漬以水一滿甕插筒手中立標以驗其盞數人各以次舉筒咂之。咂酒一盞仍漬水一盞傳之次客味甚佳至淡水方止俗呼為咂酒。酒與食物必祭而後食。食不用���。酒初行一人大噪眾皆合之如此者三乃舉樂。樂有三等琵琶、胡琴、等笛、響盞之類效中原音大百夷樂也。笙阮、排簫、箜篌、琵琶之類人各拍手歌舞作緬國之曲緬樂也。銅饒、銅鼓、響板、大小長皮鼓以手拊之與僧道樂頗等者車裏樂也。村甸間擊大鼓吹蘆笙舞幹為宴。長者授卑賤酒食必叩頭受之易以他器而食。食畢仍叩頭而退。凡貿易必用銀雜以銅鑄若半卵狀流通商賈間。官無倉庾民無稅糧。每年秋季其主遣親信部屬往各甸計房屋征金銀謂之取差發。房屋一間大者征銀一兩、三兩小者一兩而止。無中國文字小事刻竹木,


    大事作緬書皆旁行為記。刑名無律不知鞭撻輕罪則罰重罪則死。或殺或用人扌及殺。或用象打或投於水或以繩帛縊。男婦不敢為奸盜犯則殺之。所居無城池濠隍惟編木立寨貴賤悉構以草樓無窗壁門戶時以花布障圍四壁以蔽風雨而已。郵傅一裏設一小樓數人守之公事雖千裏遠報在頃刻。無軍民之分聚則為軍散則為民。遇有戰鬥每三人或五人出軍一名,擇其壯者為正軍呼為“ 錫剌。錫剌持兵禦敵餘人荷所供。故軍行五六萬戰者不滿二萬。


    兵行不整先後不一。多以象為雄勢戰則縛身象上。裹革兜被銅鐵甲用長鏢幹弩不習弓矢。征戰及造作用事遇日月食則罷之毀之。所用多陶器惟宣慰用金銀玻璃部酋間用金銀酒器。凡部酋出其器用、僕妾、財寶之類皆隨之從者千餘晝夜隨所適必作宴笑樂。男子衣服多效胡服或衣寬袖長衫不識裙衤誇。其首皆髡脛皆黥。不髡者殺之不黥者眾叱笑比之婦人。婦人髻綰於後不諳脂粉衣窄袖衫皂統裙白裹頭白行纏跣足。其俗賤婦人貴男耕織徭役擔負之類雖老婦亦不得少休。嫁娶不分宗話不重處女。年未笄聽與男子私,從至其家男母為之濯足留五六晝遣歸母家方通媒妁置財禮娶之。凡生子貴者浴於家,賤者浴於河���數日授子於夫仍服勞無倦。酋長妻數十婢百餘不分妻妾亦無鮅忌。男女浴於河雖翁婦叔嫂相向無恥。子弟有職名則受父兄跪拜。父母亡用婦祝屍親鄰鹹饋酒肉聚年少環屍歌舞宴樂婦人擊碓杵自旦達宵數日而後葬。其棺若馬槽無蓋置屍於中,抬往葬所一人執刀持前導。及瘞其生平所用器物壞之於側而去。其俗不祀先不奉佛亦無僧道。小百夷居其境之東北邊或學阿昌或學蒲蠻或仿大百夷其習俗不一。車裏亦謂小百夷其俗刺額、黑齒、剪發狀如頭陀。哈刺男女黑真黑。男子以花布為套衣亦有效百夷制者婦人髻在後項系雜色珠以娑羅布披身上為衣橫系於腰為裙娑羅布即中國木棉布堅厚或織以青紅紋。仍環黑藤數百圍於腰上行纏用青花布赤腳。蒲蠻、阿昌事見《雲南志》。古刺,


    男女色甚黑。男子衣服裝飾類哈刺或用白布為套衣。婦人如羅羅狀。羅羅見《雲南志》。漂人,男女衣服皆類百夷。婦人以白布纏頭衣露腹以紅藤纏之娑羅布為裙兩接上短下長男女同耕。緬人色黑類哈刺男女頭上以白布纏高三四尺衣大袖白布衫腰以下一布通前後便纏之貴者布長二丈餘賤者不���一丈。甚善水嗜酒。其地有樹狀若棕樹之杪有如筍者八九莖人以刀去其尖縛瓢於上過一宵則有酒一瓢香而且甘飲之輒醉。其酒經宿必酸煉為燒能飲者可一盞。有為僧者以黃布為袈裟袒右手戒行極精午後不飲食。婦人貌陋甚淫,夫少不在則與他人私遂為夫婦。以白布裹頭而披花為衣。哈杜巢居山林無衣服不識農業惟食草木禽獸善騎射。冷則抱巨石山坡間往複奔走以汗出為度。弩人目稍深貌尤黑額顱及口邊刺十字十餘。有結些者從耳尖連頰皮��� 以象牙為大圈橫貫之以花布裹頭而垂餘布於後衣半身衫而袒其肩。婦人未詳。其人居戛璃者多。諸夷言語習俗雖異然由大百夷為君長故各或效其所為。夷人有名不諱無姓。無醫蔔等書。不知時節惟望月之盈虧為候。有事惟雞蔔是決。疾病不知服藥以薑汁注鼻中。病甚命巫祭鬼路側病瘧者多愈病熱者多死。地多平川沃土民一甸率有數十千戶眾置貿易所謂之街子。婦人用��� 鋤地事稼穡地利不能盡然多產牛、羊、魚、果。其氣候春夏雨秋冬晴臘月亦如春晝暄夜冷曉多煙霧無霜春秋煙瘴甚盛。其飲食之異者鰍、鱔、蛇、鼠、晴蜓、蟲負、蛟、蟬、蝗、蟻、蛙、土蜂之類以為食魚肉等汁暨米湯信宿而生蛆者以為飲。其草木禽獸之異草則秋間數十百株結為一聚地產此草煙瘴尤甚。樹木多有三四株結為連理。有大如鬥之柑有鯰頭鯉身之魚,水牛頭黃牛身之牛綿羊頭山羊身之羊。雄雞多伏卵亦有生卵者。者闌有一池沸如湯人多投肉熟之。境內所產珍物雅琥、琥珀、犀、象、鸚鵡、孔雀、鱗蛇、腦、麝、阿魏、金、銀、玻璃之類。


    其山水險隘。北有高良弓山橫亙二百餘裏高五十餘裏與怒江相倚。西有馬安山山有一關若一人守關萬夫難入。東為麓川江可通舟楫。南與金沙江合而入於西海。南下交趾界。


    金沙江之南有東胡、得冷、緬人三國。緬之西即西天也。緬國古舍利國又名獅子國多佛塔。緬國與夷連歲橫兵。洪武之亥冬緬人訴於朝。丙子春皇帝遣臣古訓及桂陽李思聰至兩國諭以睦鄰之義。其諭緬國王曰“: 裏路險遠,山川阻修,風殊俗異,此乃天造地設也。爾能勤使者,涉險遠越鄰邦以至中夏其使者之難沖煙突霧晨進昏止饑餐渴飲吞吐煙嵐異風霜而方至。其為使者不亦難乎古人有雲誠君子將有事於遠友千裏之外神交而志通。今萬裏之外爾能勤使而至遠修其好美絕古而惟今。然排難解紛之事朕之旨意恨不一言而正使彼此各罷兵守樂黎民於市野民居共處砃相鄰而同井飲籍雖兩國之民居處難分惟存關市有譏是其和也。若爾緬不主釁夷不強淩如此雖弱自保以奉天道。其或不聽朕命忿爭不天將昭鑒福善禍淫遲速可待。鯩至朕不多誡。但誠可以交天人爾其審之母忘朕諭。諭思侖發曰:“朕中國先古聖人馭頑禮德各有條章。是條章也列聖相繼守而行之上下相安黔黎樂業。何也諸侯敬畏世祿子孫國祚綿長乃九伐之功驗也。列國敢有憑弱犯寡者天子發兵以眚之賊賢害民者亦發兵以伐之暴內淩外則興師以壇之野荒民散則用兵以削之負固不服則舉兵以侵之賊殺其親則正其罪以殺之放弑其君則明其罪以誅之犯令淩政則杜而絕之內外亂鳥獸行則殄滅之。九伐之征如是也。爾思侖發以中國較之合問憑弱犯寡之由。何以見歲以兵寇車裏不時侵掠八百恃強犯緬戛璃國小民寡而已平之斯說也不過告誡之詞。


    中國周臨四夷與諸酋長地裏相接居民亦相密邇如此者耳聞之邦若幹目擊之邦若幹朕未嘗恃強憑淩絕滅其嗣者。雲南之地已為我有似乎尚強以取之,非也乃元世子孫梁王者恃元之苗裔匿我有罪納我逋逃誘我邊守是乃不得已而發問罪之師非無故而興師。此乃元運天更其苗裔不當安處。況生事於我鄰邦其理勢使然夷如反掌。爾麓川之蠢初擅興金齒之役次謀景東而寇定邊理當大發精兵而較勝負。朕釋而不較,未嘗強爾為約束之邦聽爾自為聲教今又幾年矣。近聞蠶食鄰邦意在擴土地而擅有其眾又將為我西南之役。噫未可古中國聖人有雲:'山川地理人物之類乃神器也非人強有必天授然後得之。爾思侖發不修鄰邦之好三面發兵蠶食諸國其貪也如是其謀也如是。彼麓川周臨之國始古至今各有主者未嘗吞並。朕雖不能止爾聽爾自為果天道使然爾以人事應之或為而可。噫以朕戒爾守全則可不守全而以全動設若全虧是為全亡莫如守全以圖綿長不亦美乎?”由是二國罷兵和好。時古訓等適遇百夷其部下酋長曰刀幹孟者叛其國餘等以大義諭其部眾而叛者聞之稍卻。於是思侖發欲留餘等以為援且進以金寶象馬等物故餘以書示之曰“: 吾聞君上有懷遠之德,遠臣有敬上之心,始古迄今,莫違此義。夫君居九重之上雖欲頃刻目爾遠臣未可得也臣處萬裏之外即欲朝暮身親君上亦未易得也。故朝廷有將命之官使之宣德布威而遠方有承命之宜期其輸忠納款。今天子應天順民奉天為治四維八極盡為臣妾無有專擅不敢違逆。西南一區夷酋亦眾惟爾麓川多蒙恩寵既受以官,複加以服。況賢王親臨爾境而德惠數及爾身。為爾計則將度其心量其才何為而可以盡忠天子何為而可以致敬賢王又何為而可以安邊境而不幹天怒又何為而可以教百姓而不違法度借曰邊境不安必思曰我事上未忠或未至而眾不服我耶百姓違法必思曰我守職已或有僭而民亦犯上耶於是我則盡其忠去其僭如此則邊境自安人民從教矣。且吾以爾目擊效驗明之往年思瓦發不服朝廷輕犯金齒天子雖未問罪天則假手於達魯方等而思瓦發被戮。刀思朗不從爾命竊寇定邊爾雖未能息其兵天則助威於我邊將而刀思朗等即滅。惟爾知天命達人理故能享天祿守人爵。邇來天子恐爾所為或涉放肆特敕諭以戒之賢王恐爾無知或生疑懼特令旨以恤之。此恩此德窮天極地。爾之披肝露膽開心見誠吾盡見矣;爾之尊重朝廷敬奉殿下告亦見矣。今爾固留吾輩其意本美。近者爾甸寨少寧刀幹謀異,吾將回朝為爾明白其事爾乃留我使我不速還朝假如刀幹鳴爾留難天使之非於朝則反誤爾敬君之心矣。且爾贈以金、銀、衤因褥、馬、象等物吾固不受者非見怪也實相愛也。何則朝廷恩爾撫安爾邦未嘗令使者取貨於爾也。夫貨財饑不可以充口疾不可以救死。況中國金玉成山象馬若蟻未以為寶也惟所寶者聖君、明王、忠臣、烈士、強兵、勇將、孝子、順孫等事,其他財物如糞土耳。姑以爾境內眾所聞者明之昔隋史萬歲守邊夷而貪財以致殺身。梁毗一金不受而大服夷眾。此事甚白。吾為聖朝天使必不為財物所蠱惟恐吾之使令往來小人,不體吾意蠱惑爾心特此叮嚀。爾其備審此書體吾真意早送吾輩還朝則爾敬君之心不淺淺也。書至思侖發悅服遂邀至其家設宴畢與其眾送出境外。


    百夷由金齒、蒲漂過怒江即其境。沿江東數十裏上有高良弓頗險。其嶺有一寨。過一寨下四十裏地名養列自此抵麓川無險隘之虞。由麓川經蠻牛、莽港等路渡謹卯從蒙戛等甸至麻林界登金沙江之舟下流二十日至緬國。國王眾呼為蔔剌浪王之妻呼為米潑剌。



【《百夷传》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