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14日,喀山海灵格夫妇工作坊。 下午提问时间,我又举手,感谢苏菲成全,我又上台了一次。苏菲再三声明,“这是提问时间,就上午做的案例回答一些技术上的问题。不做案例。”我坐在第四个提问者的位置,前面两位学员在问一些技术上的小问题,苏菲回答絮叨不休。轮到我,我已经紧张过头地走神了。 站起来,经过海灵格,情不自禁多看他几眼。可怜!来之前想过请他做排列,但现场那么多人,情况都好严重,我就打消了念头。我看着他苍白的面色,冷灰的眸子,依依不舍;心说,没缘份呀,你总该接受一下我的好意吧。但见大师冰冷一片,毫不动容。 我只得坐到苏菲边上。却见苏菲板着脸,不看任何人,说:“她看着你,还是你做吧。” 我一愣。全场呆然。天知道我有什么来头?难道我真的是一位不凡的灵魂吗?海灵格意外,手持话筒,缓缓转过来面对我。 他苍白的面色越来越严峻。我也就沉静下来,任他观察。也不说话,等着他施展灵修功夫,搜索我的心灵图像。场上越来越静。他简直是如临大敌,面容越发僵硬。我一言不发,这是一次出招。海爷这辈子接招无数,自然不怕。这点小把戏对他不算什么。我端详他灰色的眼眸。这双灰色的眼眸如冰冷海底的光滑宝石,不沾半点人间烟火,只是静静沉在深水里,冷冷地自顾泛光,与世隔绝般。 我向这双奇特的眼睛微笑,心说,“我只是想看看内中机关。我可没恶意呀。” 然而我搜索不到眼睛里面有任何内容。缓缓地,海灵格开口,说,“我看见有一个人在等你。” 他把话筒伸到我面前。 “谁呀?”我问。我的话马上被现场转译成英语,接着是一句德语,最后俄语。海灵格夫妇认真仔细地辨别着。 “一个孩子。我不能肯定他是活着还是死了。”海灵格的声音永远不慌不忙。 不愧是我期待很久的大师。我承认,“我确实一直想要一个孩子,可是我做不到。” 他伸手一指前方某处,我就站了上去。 看客耸动。他们还以为我是来求子的。实际我多年单身无对象。我只是按图索翼,想要求助大师帮我解开业障。来之前我略钻研了一下演化占星学,发现自己此生要转化的业障隐约有三层,真是劫难深重。来到喀山后,在偶然的情况下,我在古老的东正教圣母领报大教堂圣母子像前遭遇玛丽亚,那是一次匪夷所思的神奇经历。之后我们还在一座世外桃源的小岛上住了一晚,观看一片漆黑中冰河上的灯火,一大早沿着斯维亚日斯科冰河散步。我们还曾驾车沿着伏尔加河游历鞑靼斯坦共和国的美丽河山。坦率地说,在13日参加海灵格工作坊之前,我认为见不见到海灵格已无所谓,反正此次喀山之行收获早超过预期。我深重的业债,圣母子像前那位伟大的灵魂也只是帮我消解了一部分,海灵格又可以帮到我多少呢? 海灵格要一个中国女孩上台,站在我对面。“她是你的孩子。” 我欣喜地过去想抱她,她却木呆而惊惧,双手摇摆,不让我过去。我呆呆地,捧双手如同捧一颗心。过一会,我再次试图过去抱她,她惊惧而欲泣,往后台躲。 有人,是苏菲从后面把我的头别向另一方。舞台另一侧,出现一位陌生的中亚美女,乌黑的头发和眼睛,吊坠耳环,雪白皮肤,曼妙身材,似乎是一位艳丽的鞑靼波斯混血美女。我一见就生出喜悦之心,欢喜地过去捧住她的脸。 她五官细致的面容,先是一片温柔美丽之色,渐渐,变化出丑陋来,我放开她。她也别开头,露出冷脸来。两人渐渐疏远开。我再想接近她,她惊惧逃避,往后台躲。 这怎么回事呢。我茫然转身,又去试图接近我的孩子,孩子依旧面露惊惧,逃避躲闪,彷佛面对一个刺人的家伙。我真的茫然了。 “你妈妈发生了什么事?”苏菲问我。原来那美女是我妈妈的代表。 “没什么,她在敬老院里。” 苏菲吃惊,“你妈妈活了这么长吗?她有活了这么长吗?”海灵格也是面露惊异之色。 他们可以感受到来访者和妈妈的连接情况,估计能量派的苏菲嗅觉更敏锐些。也许在他们感受中,我妈妈已是个死人。其实我妈自幼是小儿麻痹兼轻微精神迟滞,出生到现在一直是被照顾的对象,被亲友认为是个拖累。我如实告知,“她是一个从小被认为是活得没有意义的残疾人。”这句话海灵格认真地听翻译两遍。终于,他释然。他招呼我坐到他身旁。 这回,老爷子笑得很得意,“许多次了,我做这种测试。我总是对妇女说,我看到有一个孩子在等你。每一次测试都很准。”他笃定地笑着,一字一句,向我下铁口神断,“你的气场令人不安,所有靠近你的人都会感到很不安全,他们会一个又一个地离开,最终只剩下你孤零零一个人。” 他把话筒伸到我面前。 海灵格是靠掌握话筒来掌控的。我从未有挣脱他掌控之意。臣服于海灵格是人生最好的选择。一切如是。 “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是这样,在生活中我一直被认为是个大好人。”肯直面现实是我的优点,这回我却要挽回一些道德上的面子了。 苏菲问我,“你多久去一次养老院?”我回,“一周两次。”“那每次你呆多久?”“不是很长。其实我也只是去年刚刚把她送进养老院,之前我和她一起生活了很多年。”苏菲低头,伸手一指前面,我又站到原先的位置。 “妈妈,你快点死吧!”她给了我这句句子。 我有些拒绝,“以前我是有过这种念头……” 苏菲向全场解释,“从前她和妈妈长期生活在一起,有过念头希望妈妈早死。最近一年,她把妈妈送去了养老院。养老院是什么地方?那就是老人等死的地方,去了那里之后,她不必再忍受妈妈,所以就不必盼望妈妈早死了。可是,她需要去爱,她应该去爱妈妈的。而她没法去对妈妈好。于是,她只能对别人好了。于是,她就成为了别人眼里的大好人。”全场恍然。 “妈妈,你快点死吧!”她继续鼓励我说这个句子。 于是,我朝着中亚美女,即我妈妈的代表大喊,“妈妈,你快点死吧!” 奇特的愤怒和悲伤就在那时升腾而起,燃及全身,我昂首愤怒,流泪悲伤。哪管什么摄像机?一千人的观众,除了海灵格夫妇,谁能理解到我人生苦楚?四十年的记忆彷佛打散成一团白色模糊的纸张,迷糊我的眼睛。我被逼成为所谓孝女,被逼单身孤零零一个奋斗,被逼活得像男人一样坚强,这些历史压抑在阴霾的时空里,何时到尽头? 对面中亚美女美丽的脸上,出现阴兮兮的诡异之色,有冷笑的意思。从前在家,母亲坐在沙发上看电视,有意窥探我骚扰我时,常有类似神气。 苏菲的解说再次及时响起,“我们的人生,需要妈妈的祝福。如果人生道路上,得不到妈妈的祝福,那么他的前途就黑暗一片,没有出头之日,无论男女都一样。一个人的妈妈如果是好的,那么他的人生就像阳光普照,鲜花铺路一样美好。如果一个人的妈妈是不好的,那他的人生永远没有出路,找不到温暖的归宿。像她现在这个样子,既不认同妈妈,又得不到妈妈的祝福,将来很可能老了孤零零一个人,没有孩子。” 苏菲絮叨预判我的这一切我全部在海灵格的书上读到过。人的天性就是要认同父母,很多心理疾病和人生忧患的来源就是不能认同父母所致。最近半年我做过很多努力和父母进行连接,但在海灵格这里排列出来的真相却极严酷:妈妈拖累我,制造了我的痛苦,而她居然幸灾乐祸,对我有怨恨。 空气中我的悲愤情绪弥散开。一场子上千人都听到导师下了断语,我很可能有悲惨的晚年,孤零零一个人老死,没有孩子。因为妈妈是不好的,并且不肯祝福我。而我知道,那基本是事实,至少在这个时间点之前是这样。 作为钻研八字算命和西洋占星多年的人,我对自己的结局也有和苏菲一样的预判。这就是为什么我这个从未坐过飞机的人,突然来到远在俄罗斯的喀山。就在十一月份,有一个朋友向我自诉,他在做家排后,事业运和婚姻运都上升了,而我观看他八字,发现他这十年本是悖运当头。于是赶紧追来参加海灵格的九十大寿工作坊。人生苦难重重,我本习惯忍受。可是,当苏菲怂恿我喝破这句大实话之后,想不到我爆发出狂风暴雪般的愤怒。 我昂首,任眼泪风干在脸上。苏菲走向中亚美女,“现在,你想说什么吗?”她把话筒伸给她。中亚美女露出阴暗而笃定的嘲笑,扬脸向我发话,“只要我活着,你就有希望!” “你听见了吗?”苏菲回到我身边,坐到我身后继续唠叨,“妈妈和爸爸都在我们心里,是我们灵魂的一部分。一个人如果和妈妈不一致,对妈妈不接纳,不会有孩子来到她的生活中……”我已经无心听她絮叨这些老生常谈,疲惫的思绪在昏暗破碎的童年记忆里游荡。就这时,疗愈效果出现了。 从中亚美女那方向过来一种无形的能量场,碰到我身上,我胸前一热,这种碰撞使得我的内在频率忽然变化了,我安静下来。呼吸也平稳了。三天前,在喀山圣母领报大教堂圣母子像前,也有过这种碰撞,不同的是,当时我的反应是哭泣不止。 我自觉平静下来,轻松许多。差不多同时海灵格凑过来,和坐在我身后的苏菲用德文低声交流几句,两人点点头,似乎是在说:差不多了。 我有些恍惚。一片空白,什么也不想。想到时,再看对面的中亚美女,她恢复了娇美的仪态,也是一脸轻松,正向我微笑,很友好。她似乎也完成了转化。 “OK!”海灵格适时点到为止,“谢谢你们!” 两个代表下去了,只剩我一个。而我思潮起伏,没有完全从愤怒后的茫然中苏醒。我呆呆扫视这两位举世闻名的大治疗师——苏菲和伯特·海灵格。一种五体投地的敬佩和感激油然而生。我看向海灵格,决定给他一个吻手礼,像一个教徒对红衣主教那样表示尊敬。 我单膝点地,朝向大师,去握他搁在膝盖上的手。他却缩回手,冷峻地盯着我眼睛,说:“我和你妈妈在一起。” 要我向我妈妈下跪,这是不可能的。我不禁站直,忍不住喊,“那你可以问她感觉还好吗?”翻译正要伸话筒给我,被海灵格制止。大师冷冷地盯住我眼眸,久久不说话。我读出他的眼神说的是,“我给你的就只有这一句话。你今后要像尊敬我一样尊敬妈妈。你唯有对妈妈好,才有出路。” 一提到妈妈,我又气愤起来。海灵格夫妇保持了家排师应有的谦卑,敛目俯首,等待我离场。我只得平息情绪,向苏菲拱手致谢。一步一步走下台阶,身后的苏菲又拿起话筒评点,“看,她愿意向男人鞠躬,却不能向女人鞠躬。一个人的行为是不会撒谎的……” 我在会场边的角落里来回转,平复情绪。摄像机应该是跟着我。不是很清楚具体发生了什么,但是彷佛很真切的,那纠缠我数十年的童年梦魇,最关键一部分的症结,似乎是找到了,而且消解了。只用了大约十几分钟。 事到如今,回想那场排列,海灵格夫妇从诊断到排列到化解,每一步都是包含了丰富自信的经验,游刃有余,出神入化。 作者:英子姐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