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河洛广记|| 风雨漫漫伊阙道——伊阙古道记之一

 勒马听风 2019-04-16

伊阙 聂剑帆 画

伊阙道是古代洛阳到汝州的一条驿道,是中原通往南方地区的主要交通干道。该道自洛阳南行,至伊阙(龙门),沿伊河东岸南行,经彭婆、水寨、白沙,于广城驿与洛阳大谷道合轨,直抵南阳、襄阳等地,然后至岭南、巴蜀、吴越。伊阙道是南方丝绸之路的北段和万里茶道的重要枢纽。

伊阙古道说龙门

龙门是伊河中下游的界标,位于洛阳城之南郊。伊河发源于熊耳山南麓的栾川,栾川古为鸾川,因一种似凤凰的鸾鸟栖息而得名。鸾鸟嬉戏的一条河流,人们唤作鸾水,这是伊河的上游。伊河流经嵩县、伊川,蜿蜒于熊耳山南麓、东麓及伏牛山北麓,穿龙门山而入洛阳,向东北至偃师与洛水会流。

伊河是一条文化之河,她与洛河一起,哺育了最早的“中国人”,碧溪清流间首先产生了华夏文明的烁烁灵光,“伊洛文明”被一些历史学家称为“东方的两河文明”。

相传大禹治水时凿开龙门山,伊水畅流。绿荫片片中,东西两山对峙,远望犹如一座天然门阙,故称为“阙塞”或“伊阙”。夏商奠宅,两周定鼎,伊阙雄关,固若金汤。东汉时,傅毅《反都赋》有“因龙门以畅化,开伊阙以达聪”的名句,“龙门”之称首见于传世经典。

龙门东山名为香山,龙门西山名为钟山。香山是嵩山余脉,钟山为崤山余脉。

香山,因古代盛产香葛而得名。葛,是多年生草本植物,茎可编篮做绳,纤维可织葛布,根可提制淀粉,又供药用。《诗经》中的《周南》《王风》是洛阳周代民歌,多次提到葛。《周南·葛覃》之“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萋萋”。《王风·采葛》之“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龙门东山之葛,有芳香之味,故称香葛。

从香山到其东南的嵩山少室、太室二峰,中间多名山奇峰。如与香山相邻的万安山,沟壑深险,巍峨壮观,为洛阳东南之要冲。

钟山即龙门西山,又称伊阙山。唐代魏王李泰《括地志》云:“伊阙塞在洛州南十九里。伊阙山今名钟山。”关于钟山之名的来历,有两说:一据《山海经·西山经》说:“黄帝乃取峚()山之玉荣,而投之钟山之阳。瑾瑜之玉为良,坚粟精密,浊泽有而色。五色发作,以和柔刚。”意思是此山产玉,可以为钟,和柔天下。二曰此山如钟之形,故名钟山。钟山是崤山余脉,崤山属秦岭东段支脉之一。

诸侯征战伊阙道

伊阙,在上古就是军事要塞。春秋时,伊阙为洛邑王城南面的重要阙塞。周襄王三年(公元前649年),周王子带叛乱,他招扬拒、泉皋、伊雒之戎,从伊阙北进,兵临王城,焚烧东门而去。周定王元年(公元前606年),楚庄王伐陆浑之戎,沿伊阙北上,观兵周郊。为了加强伊阙的防御,周王室筑伊阙城。

战国时,发生两次伊阙大战。周赧王二十一年(公元前294年),秦左庶长白起统率秦军进攻韩国,一举攻占新城(今伊川西南)。次年,韩、魏以公孙喜为主帅,率联军24万进据伊阙迎击秦军。联军据险扼守,和秦军对峙。白起将韩魏联军分割为两部分,先从后面和两翼进攻魏军,一路追杀,并将其残余兵士赶入伊阙。接着,把韩军主力围困在伊阙山和轘辕山之间的低凹峡谷之中。韩魏之军完全处于被动地位,顷刻间24万大军土崩瓦解,秦军攻占伊阙等5城,韩、魏两国精锐丧失殆尽,秦国也因此战的胜利以不可抵御之势向中原扩展。

周赧王五十九年(公元前256年),秦军攻取了韩国的阳城、负黍(均在今登封),周赧王恐惧,与东方各诸侯联合,率领天下的精锐部队出伊阙塞攻打秦国,使得秦国与阳城之间无法相通。秦昭襄王因此大怒,派大将军摎反攻周军。周军大败,赧王把全部三十六邑3万人口献给了秦,周朝灭亡。

车马川流伊阙道

东汉中平元年(公元184年)春,汉灵帝为阻扼黄巾军,加强京都的防务,置函谷、太谷、广成(广城)、伊阙、轘辕、旋门、孟津、小平津八关都尉,以拱卫京师。伊阙、函谷等关隘古已有之,但总称“八关”是从灵帝开始的。

西晋八王之乱,五胡乱华,晋室南迁,一大批河洛儿女含泪离开了故土,他们拜别伊阙,到遥远的南国去漂泊,他们被称为“客家人”“河洛郎”。

北魏戡定中原,孝文帝迁都洛阳,厉行汉化,在龙山东西两山开凿石窟,嗣后历经数百年的营造,从而在这里形成了南北长达一公里、具有2100多座窟龛、10万余尊造像、3600余品碑刻题记和40余座佛塔的石窟遗存。龙门石窟,也成为伊阙道上的文化地标。

隋唐洛阳城以龙门、邙山翠云峰为轴线,洛河贯其中。天枢、天堂、应天门、天街、天津桥、伊阙在中轴线南北对应,伊阙又有了天阙之名,这种“天人合一”的理念,又书写了伊阙新的文脉风流,诠释了绵延不绝的伊阙情结。

隋唐到北宋时期,在伊阙道上设置了龙门、彭婆、白沙、石壕、广城等多个驿馆,专司有关交通事宜。唐代宰相张说《龙门西龛苏合宫灯身观世音菩萨像颂》说:伊阙道“南驰荆越,阙道开豁而中断,伊水逶迤而长注,修途交会,车马川流,帝城风俗,是焉游览”。

北宋末年,金兵将繁华的洛阳城烧毁,洛阳人从伊阙道南迁。“煌煌祖宗业,永怀河洛间”,南宋诗人陆游的诗句,写出了南迁民众对故乡的眷恋之情。

元明清时期,洛阳虽为府县,但伊阙道并未沉寂,商旅官使往来如故。乡民、绅士不时对伊阙道予以修整。明万历三十一年(公元1603年),洛阳县唐家庄、吉磨(姬磨)、彭婆等村居民,捐款施钱,修筑了龙门石路。雍正五年(公元1727年)五月,洛阳县令郭朝鼎捐俸筑修龙门路,时称“郭公路”。乾隆十三年(公元1748年)三月,洛阳县令方有光重修龙门石路,称为“方公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