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淌在画笔下的豫西民俗风情
——张守堂冰雪艺术画作品赏析
作者:梁木
张守堂是我市著名的国画艺术家、市美术家协会名誉顾问,他创作的自然山水画,因其色彩艳丽充满喜庆而深受群众喜爱。近年来,他立足于崤函大地的风土人情,创作了一批表现豫西民俗的国画作品,如《打工女孩儿》《地坑院人家》等,既接地气,又艺术化地将当地风土人情表现得活灵活现。而《童年的记忆——豫西风情冰雪画》系列,更是一组有着鲜明地域特色的中国画艺术作品,也是他从事美术创作事业40年来所提炼的艺术精品。


崤函大地北临黄河,南接崤山,是华夏儿女的始祖之地。生长在这里的人,饮黄河水种黍米粮,创造了灿烂的黄河文化,几千年来,形成了独特的民俗风情,是中华河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雪、树、房屋和人,构成了民俗艺术的要素。张守堂将目光锁定了生他养他的农家小院。冬日的村庄被冰雪覆盖,冰挂成帘,虽然寒冷,但奔跑的孩童和觅食的家畜,还有冒着炊烟的房屋……却显得格外温暖。于是,一段段儿时的记忆,在张守堂的画笔下流淌,变成了动人的冰雪画作品。


冰雪画是中国画的一种表现形式,已有几千年的历史,近现代以于志学为代表的冰雪画更是开门立派,在其领域独树一帜。张守堂曾入驻清华美院山水画高研班,系统地学习了中国山水画的绘画艺术和现代大师们的表现技法,冰雪画的创作手法尤其令他感兴趣,于是他把大部分进修的时间放在研究冰雪画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张守堂的冰雪画中,更多的是表现农家过年的气氛。春节是农家最热闹的时候,白雪飘飘的日子里,放炮仗、挂灯笼,人欢马叫,喜庆温暖。这些画作既真实又艺术地再现了豫西民间的欢乐场景,只要看上一眼便会勾起人们对往昔的回忆。
随着豫西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变,发掘记忆成为艺术家们的一项重大任务。背负着这样的使命,张守堂深入生活,走村入户,用艰辛的汗水创作出这样一批群众喜闻乐见的国画作品,值得点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