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回首音响百年 再煲一回老音响

 求知_时光 2019-04-17

尽管数码技术已经把世界搞得天翻地覆,发烧界却弥漫着一股浓重的怀旧情绪。从1877年美国人爱迪生发明并生产留声机算起,到Hi-Fi音响升级装备Hi-End器材问世,再到加载Wi-Fi技术的数字音响的风靡,音响已经伴随人类走过100多年的岁月。


虽然近20年来,数码科技的发展有如神助,早年硕大笨重的组合音响已经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但之前各个时期的音响代表作品及其令人叫绝的表现力,仍然值得我们悠长回味整个百年电子音响时代的老情怀。

要说清电子音响的中后期发展故事,要将音响的两个核心组成部分——音源设备和末机输出设备(功放)分开来讲。音源设备方面,模拟音源(黑胶唱片机、LD唱机为代表)和数码音源(CDDVD为代表)两军对垒。末机输出设备方面,场效应功率管的问世则是跨时代的杰作,为音响还原音频的原声细节提供了无可比拟的推动力。

上世纪50年代以前

电子管放大器普及/模拟唱片诞生

上世纪20年代后期至50年代是电子管放大器发展的高潮期。1948年,模拟唱片LP问世,留声机的机械声学年代进入电声模拟年代。音响世界的发展大步跨越第一阶段。


1904年,英国人弗莱明发明的电子二极管标志着人类进入了无线电时代。两年之后,美国人德福雷斯特发明了真空三极管,开创了人类电声技术的先河。1925年,两名年轻丹麦工程师Peter Bang以及Svend Olufsen以微薄的资金租了间小房间作为工厂,创立了Bang & Olufsen(简写B&O)。

1927年,贝尔实验室发明了负反馈技术后,音响技术的发展进入了下一个时代,比较有代表性的“威廉逊”放大器,使放大器的失真度大大降低。当时的音响播放设备和在此之前由爱迪生在1877年发明的留声机组合在一起,形成了最初的“组合音响”。


由于电子管放大器失真小、细节还原性好,所以呈现的音色甜美、圆润,至今仍为发烧友所偏爱。不过由于早年的组合音响体积庞大,全部加在一起得用一部货车才能拉走。

上世纪50年代~60年代末

晶体管技术普及/“组合音响”问世/Hi-Fi”诞生

1957年,美国立体声唱片问世,披头士乐队和Hi-Fi(高保真)技术出现,但还没有卡带、CDDVD。这时的古典音乐和流行歌曲在单声道唱片上播放。“音响audio”这个名词和“Hi-Fi”这个名词一起,在这个时期开始普及。


在晶体管时代之前已出现了很多成熟电声技术和设备。人们把电唱机、收音机、录放机、功放、音箱集装在一个箱体中,相对各个单机的总和就小型多了,成为一体化的“组合音响”。不过说是小型化,也得两个人合力才能搬动。但这种组合音响都是单声道的,音质并不理想,生产使用到1960年代初,随后渐渐式微。

上世纪6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密文立体声唱片、调频立体声和晶体管在音响中的应用,组合音响迎来新的曙光。晶体管技术因体积小、重量轻、不使用高压、耗电省、效果好、输出功率大等特点,在市场上逐步取代了电子管。


1960年代末,晶体管的制造工艺有了突飞猛进的改善,硅晶体管开始全面取代锗晶体管。一些高反压、高特征频率、大功率的晶体管登上舞台。但音乐爱好者对当时的Hi-Fi立体声功放的音色并不满意。各家音响品牌的声音全是一个味——冷、硬、干涩、缺乏灵动、乐感呆滞。相较而言,老式的电子管功放在声音表现上依然占尽上风。

上世纪70年代

集成电路普及期/数字音源研发

这一时期,各个音响厂家接连不断推出优质扬声器。英国Linn引发Hi-Fi界对音源设备的全新关注度。“组合音响”这一称谓尚未形成,人们称其为“家庭音乐中心”或“家庭音响中心”。立体声收音机、电唱机、卡座、功放、音箱实现了与主机的分体化,达到更好的立体声音响效果。


集成电路的问世时间是上世纪60年代初,到了70年代初,集成电路以其质优价廉、体积小、功能多等特点,逐步在音响界普及。发展至今,厚膜音响集成电路、运算放大集成电路被广泛用于音响电路。

1970年,B&WDM-70C设计成功,这款弧形低音音箱外形优雅,成为当时扬声器设计的里程碑作品。1971年,Westlake Audio成立,成为Hi-Fi界极有分量的一份子。


但更多1970年代的辉煌是属于英国音响品牌的。也是在1972年,英国人MO Iqbal和音响评论员Martin Colloms携手创立了Monitor Audio猛牌音响。而英国Linn音响同年推出的Sondek LP12,则改变了业界对于Hi-Fi的理解。

此后,NaimRegaMeridianArcam等纷纷问世的英国品牌,也一同助力了英国1970年代的音响工业复兴。

1975年,B&W公司更改名为B&W Loudspeakers。同年,B&W采用线性相位(Linear Phase)设计和新型材质凯夫拉(Kevlar),打造出叫好又叫座的DM-6扬声器。

1970年代后期出现的另一件大事,就是数字音频编码的启动研发,为新型音源的诞生起到了决定性的推动作用。

上世纪70年代中期至今

场效应功率管问世/ CD唱片出现/数字音响普及

1980年代前后,从模拟音源(LP唱机)和数码音源对垒,到胆机跟石机的较量,音响界出现了跟时尚界类似的此消彼长的风潮景象。直到最近20年,数码科技已经成为无法阻挡的世界潮流,许多音响厂家蜂拥而至,抢占市场。


1970年代中期,日本生产出第一只场效应功率管。由于场效应功率管同时具有电子管醇厚、甜美的音色,以及动态范围更大的特点,很快在音响界流行。现今的音响基本上仍采用场效应管作为末级输出。

和音频的末级输出设备一样,音源设备也在这个时期发生了重要变革—模拟技术跟数码技术的两大阵营对垒。一方面,沉寂多年的电子管放大器又开始活跃,特别是高音质的音源CD机发明后,电子管放大器能中和CD唱机生硬的“数码声”,成为器材界一大优势。

另一方面,荷兰Philips公司在1980年代初率先研制出无音频变压器的静电扬声器驱动器。随后日本Sony投入大量资金研制静电扬声器,并携手Philips共同研制出CDDVD和蓝光DVD。从此刻开始,数码科技突飞猛进,音响厂家纷纷涌入数码战场。


此时的组合音响被载入越来越多的数字化功能,如在功放内设有CD解码器、增加外置有源低音箱等。而新一代以数字处理为核心的多功能迷你组合音响也粉墨登场,从“高大全”形式的落地组合音响统领市场,到桌面组合音响的走俏,从套装音响到Hi-Fi材质的细化追求,再到Hi-End器材的超奢“发烧”挺进市场,音响世界的战争步步升级。正如Amar G.Bose博士曾经说的,只要“永远不要让想象力枯竭,坚持不断追求更好事物的梦想并付诸于实现”。

不可错过的老音响“霸业&趣事”

谁推动有声电影音效进步?

1927年第一部有声电影《The Jazz Singer》的上映,令电影院音效水准的渴求迫在眉睫。米高梅电影公司的首席音响师Douglas Shearer力邀少年成名的“电子机械神童”James Bullough Lansing一同改善电影音效。随后,他们合作开发的角状扬声器系统获得了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的技术卓越奖。1941年,James Bullough Lansing团队研制出的包括A-4扬声器在内的系列产品成为电影院标配。今天的JBL音响不仅走入家庭,还在世界各地的许多专业录音棚、著名音乐厅、高级电影院和知名体育场馆(包括悉尼歌剧院、北京的“鸟巢”和“水立方”)使用,将无数盛事的现场音效完美传递给全世界。

哪家品牌创始人是间谍?

B&W的创始人John Bowers在二战期间加入英国皇家信号部队担任特别行动负责人,通过无线电与在被占领的欧洲国家中的同盟抵抗间谍秘密联系,还曾几度深入敌后。战后,John Bowers获得通信工程师的资格,与军队同事Wilkins合伙在Worthing开了音响零售店,取名为Bowers & Wilkins Ltd.,这就是B&W的前身。

音响界的“音响大学”哪家打造?

Bowers & Wilkins1981年成立被整个音响界誉为“音响大学”的Steyning研发中心。中心不仅配备一系列先进硬件,更汇聚世界顶尖专业工程师,他们专注于声学、电子学、数学、材料学、机械、模具、木工等领域的专研。无数突破性技术与设计创意,即诞生于此。

背景最学霸的音响品牌是哪家?

1957年,麻省理工学院的博士高才生Amar G.Bose成为留校教师。7年之后,Bose自立门户,并注册扬声器专利许可,白天为军队和政府机构研发功率调节系统,晚上埋头进行声学研究和扬声器设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