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认识中医人生23:湿

 本草裕华 2019-04-17

1、物品靠近低洼之处,容易潮湿发霉,长苔藓,放在干爽、通风、向阳的地方,霉菌消了,苔藓也不见了。这叫升阳能除湿。用升阳益胃汤,可以治疗大量的水湿皮肤病,、白带异常、霉菌性阴道炎,癣疾。

2、藓通癣,治湿要治癣。治湿要健脾,健脾要升阳。

3、毛巾沾满水湿沉甸甸的,人体水湿重,就会觉得沉重、困重。挤干水湿的毛巾,就轻松。通过发汗、利水,比如,羌活配茯苓,苍术配泽泻,都是发汗利水妙对。排掉身体水湿,就轻快、灵活。

4、早上起来身体僵硬,难以屈伸,这是脾湿困阻筋骨。《黄帝内经》上叫:“諸颈项强,皆属于湿。”服用壮腰健肾丸或桂附理中丸,水湿一除,筋骨就柔软。

5、脾主大腹,肚腹便便,啤酒肚、将军肚,乃水湿停聚,脾不能健运。服用五苓散,升阳除湿,利水健脾,腰脚很快轻快,尿量变大,肚腹回缩。

6、走路拖泥带水,显得很笨重,关节肌肉也酸重,这是水湿困阻四肢。只需服用陈夏六君子。健脾则四肢轻松,除湿则手脚不重。

7、《黄帝内经》讲:“伤于湿者,下先受之。”下肢水肿的时候,却要记得,下游泛滥,当治其上。故水肿三药,黄芪50克、川芎10克、益母草15克,专医下肢肿胀。从健脾升阳下手,清阳升,则浊湿去。

8、手指老起小水泡,一串串,挤掉一处,另一处又长。服用麻黄连翘赤小豆汤,三剂下去,汗出小便利,水泡就不长了。前提是,不能再吃冰饮、凉果。

9、大便不成形,水湿为患,如泥泞道路,必是连绵雨湿作怪。这时,在辩证方中加苍术、羌活,各510克,大便马上成形干爽。

10、《黄帝内经》讲:“因于湿,首如裹。”人湿气重以后,脑瓜子像被迷雾裹住一样,没精神,如同三四月天雾雨弥漫。这时只需服用藿香正气散,湿邪去除人轻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