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毛,一个用生命诠释写作的台湾女作家,身上流露出的自由、豪放让人钦佩。三毛一生到过59个国家和地区,逃学、苦恋、远走高飞、沙漠中美妙的爱情,以及最后的自断生命,她大喜大悲、有笑有泪。 三毛曾亲笔写下多首歌词,在齐豫、潘越云二人的歌声中,诠释出了三毛在人生不同时期、不同际遇之下的不同心境。当这些歌曲串联起来,正是作家三毛的半生故事,可以称之为“传记音乐”。 从《轨外》到《谜》所诉说的童年封闭,是三毛这一生不寻常经历的缘起,其中的压力与叛逆,孕育出她日后浪迹天涯的生活中所赖以支撑的毅力与勇气。 《轨外》 胆小的孩子怕老师, 锁进都是书的墙壁, 锁进都是书的墙壁; …… “没有上学的日子持续了七年。对于一个少年来说,那造成了生长期的一个断层。以后,那七年啊有如一种埋伏在身体里的病。一直到现在,仍然常常将自己禁锢反锁在黑暗中,不想见任何人。当我写到—小小的双手,怎么用力也解不开是个坏小孩的死结那句话时,发觉自己竟然悄悄流泪。大人的回忆,小人的遭遇,那里面孱弱、自卑、寂寞都是如此无能为力。只因为,当时实在年纪小。 ”——三毛 从《七点钟》、《飞》到《晓梦蝴蝶》则是少年三毛的初恋记录,由忐忑憧憬到恨别远走,心情也在纤细的颤栗中迷乱。 《七点钟》 你的眼底 一个惊慌少女的倒影 火车一直往前去啊 我不愿意下车 不管它要带我到什么地方 我的车站 在你身旁 …… “写到初恋,那幅灰暗厚重的幔子呼一下被刮去,爱的风雨如此欢畅强烈的向我吹拂过来。直到这一刻,生命才显出了意义和一切复杂的滋味。看到当时的实景——七点钟,‘你说七点钟?好、好、好、我一定早点到……’看见那个急迫的女孩,我禁不住大笑起来——准时到就好了,早点去有什么用? 初次约会在开往淡水的夜车上,那是一场旅程的开始,而我,就一直没有下过火车。” 《飞》 我不怕 等待你始终不说的答案 但是 行装理了 箱子扣了 要走了要走了要走了 这是最后一夜了 面对面坐着没有终站的火车 明天要飞去 飞去没有你的地方 …… “你听过有什么结果的初恋吗?很少,是不是?是受着重挫走的,那么空空洞洞的一个人。走的时候,机场大厅里一遍又一遍呼唤,呼唤没有航向的飞行者向第三号登机口离去。” 《晓梦蝴蝶》 那夜的雨声 我还记得 说了什么话 对你却都遗忘 晓梦里 满天穿梭的彩蝶 …… “一度,变成了不相信爱情的人。写这首歌的时候,一只翩翩然的蝴蝶。而蝴蝶,它们朝—生—暮—死。” 从《沙漠》开始的崭新世界是三毛传奇的高潮,她对生命独特的观点带给人们一种新奇的刺激与向往,也是她最大的魅力所在。三毛浪漫的爱情,亦伴随她传奇的经历开始。 《沙漠》 前世的乡愁 铺展在眼前 啊—— 一疋黄沙万丈的布 当我当我 被这天地玄黄牢牢捆住 漂流的心 在这里慢慢 慢慢一同落尘 …… “后来...我有一度变成了一个不相信爱情的女人。于是我走了,走到沙漠里头去。也不是去找爱情,我想大概是去寻找一种前世的乡愁吧。” 《今世》和《孀》是唱给故去恋人的悲歌,也是三毛脆弱生命的一个节点。 《今世》 那一次又一次水边的泪与盼 你忘了岸边等你回家的女人 日已尽潮水已去 皓月当空的夜晚交出了 再不能看我再不能说话的你 …… 这是三毛曾经讲述过的故事中最让人心碎的部分:荷西死了。曾经听过三毛的一个录音,讲她和荷西的故事,讲荷西死了以后她的悲伤,那声音有些苍凉,听了让人感到四周似乎一片漆黑。三毛说在荷西死了以后,她特别恐惧黑夜的到来,于是只有抱着回忆度过一个又一个不眠的夜晚。 《孀》 等待是织布机上的银河 织啊织啊 织出渡河的小船 总有人来 来问我的婚期 我说 织完了这又要开的一朵 又一朵 又一朵 …… “许多个夜晚,我躺在床上。住在一个海边的房子,总是听见晚上的风,带着一种呜咽的声音划过床头,坐在那边,突然发觉,我原来己经没有家了,是一个人。每一个晚上我坐在那里等待黎明,那时候我总以为这样的日子是过不下去了。” 从《说给自己听》、《远方》到《橄榄树》,则是在漫漫黑夜中乍现的黎明曙光,经历人生的创痛之后,在豁达中给自己的灵魂松绑。 《说给自己听》 让我说给你听吧 但愿醒来已不在这个世界 去了去了 不带一支发夹 明天的星星 不是挂在这一边 …… “一直告诉自己,如果能够再活一次,天上的繁星不会总是挂在北天寒冷的地方。星星们总也挤在天的一角,既使一再跟自己说,如果再跨出一步,可以看见温暖的南十字星,而我不能。写这首歌的时候只想到一条蛇,那条可以将我送到彼岸去的蛇。” 《远方》 远方有多远 请你请你 告诉我 到天涯 到海角 算不算远 问一问你的心 只要它答应 没有地方是 到不了的那么远 …… “常常,我跟自己说,到底远方是什么东西? 然后我听见自己回答。说远方是你这一生,现在最渴望的东西。就是自由...!很远很远的,一种像空气一样的自由。在那个时候开始,我发觉,我一点一点脱去了,束缚我生命的,一切不需要的东西!在那个时候,海角、天涯,只要我心里想到,我就可以去!我的自由,终于,在这个时候来到了...!” 《梦田》 每个人心里一亩 一亩田 每个人心里一个 一个梦 一颗呀一颗种子 是我心里的一亩田 用它来种什么 用它来种什么 种桃种李种春风 开尽梨花春又来 …… 《梦田》歌词很简单,却最能体现三毛理想中的意境。齐豫还记得当年录制这张专辑的时候,三毛在录音棚里一边听一边啜泣,因为《梦田》这首歌令她想起去世的丈夫荷西。 《橄榄树》 不要问我从哪里来 我的故乡在远方 为什么流浪 流浪远方流浪 为了天空飞翔的小鸟 …… 为了追寻心中的那棵“橄榄树”,三毛踏遍万水千山。三毛的人生、文学作品和歌曲《橄榄树》,有着惊人的相似和内在联系,它们都体现出三毛生命中不加掩饰的个性——独立自主,特立独行,我行我素,追求梦想,所以她敢于背起行囊,远足天涯,踏遍千山万水,品尝人生酸甜苦辣,敢于热情似火地追求爱情,无论是得到还是失去,她都义无反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