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5个特性决定间充质干细胞具有治疗各种疑难杂症的能力!

 刘俊波 2019-04-17

备受广大患者所期待的干细胞移植疗法,目前临床上用的最为广泛的就是间充质干细胞,并且已经证明间充质干细胞在众多疑难杂症的治疗上都有很好的疗效。

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在于间充质干细胞可以分化成为人体多个器官和组织的细胞,从而修复损伤,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那么间充质干细胞是如何定向分化成为组织和器官细胞的呢?间充质干细胞不同的定向分化能力主要取决它所处的周围环境。

1、间充质干细胞向软骨分化

在培养基中加入地塞米松、维生素C、转化生长因子β,随后细胞分泌细胞外基质,包括2型胶原、聚集蛋白聚糖等。诱导后用甲苯胺兰染色着色阳性,表明间充质干细胞向软骨细胞定向分化。

目前发现转化生长因子β、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和碱性成纤维细胞因子等均可诱导间充质干细胞向软骨细胞分化。转化生长因子β1是在软骨形成过程中调节细胞分化的关键因子。

2、间充质干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

经典的诱导间充质干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的因素很多,包括地塞米松、β-甘油磷酸钠、维生素C及其他的一些生长因子如骨形态发生蛋白、转化生长因子β等。成骨细胞能够分泌碱性磷酸酶,合成1型胶原、骨钙素等细胞外基质,从而进一步矿化成骨细胞。

3、间充质干细胞向脂肪细胞分化

地塞米松、3-异丁基-1-甲基黄嘌呤、吲哚美辛和胰岛素的培养液诱导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脂肪组织,表达一些脂肪细胞的标志物,如脂肪蛋白酯酶、脂肪酸结合蛋白aP2。

有关研究表明胰岛素可通过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受体结合,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分化,并且不同浓度胰岛素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脂肪组织分化的影响不同,质量浓度为10ml/L的效果较好。

4、间充质干细胞向神经细胞分化

全反式维甲酸可诱导间充质干细胞向神经细胞分化,表达NSE阳性细胞和神经纤维-M。但一些实验表明虽然这些细胞具有神经元表型,但却不产生动作电位。

5、间充质干细胞向心肌细胞分化

研究证明5-氮杂胞苷对间充质干细胞向心肌细胞分化的诱导作用,并指出最适宜的诱导条件是在细胞接种后3天内用浓度为5-10umol/L的5-氮杂胞苷持续作用24小时。诱导的心肌细胞可以表达α-肌动蛋白、cTnT、NKx2.5及GATA-4,并有一些细胞出现自发性跳动。与心肌细胞的直接接触时诱导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心肌细胞的必需条件。

同时临床实验发现,将小鼠的间充质干细胞与大鼠的心室肌细胞共同培养,间充质干细胞可表达α-肌动蛋白并与原油的心室肌细胞形成缝隙连接,同时这些间充质干细胞具有自发性跳动,而当半透膜将其分开,间充质干细胞则不表达α-肌动蛋白。

目前已有的临床研究报告显示,间充质干细胞对各种身体器官或组织损伤的修复安全且有效。相信要不了多久,备受大众期盼的干细胞疗法将彻底为广大患者带来福音,我们共同期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