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来自祖国的宝岛台湾,用一种特殊的方式传播着传统文化;他们在7年的时间里,改编了三十多首诗词作品,用行动诠释着对中华文化的热爱;他们充满了青春的活力,凭借浓厚的兴趣,长久的热情和可贵的坚持,令人刮目相看。他们叫——“碰!乐团”!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3月30日,“碰!乐团”来到了央视《经典咏流传》的舞台。他们以“阿卡贝拉”这一新颖的方式,用青春的和声,重新解读儒家经典。一曲《还记得他曾说》,既带有新时代的气息,又具有传统的韵味,获得了无数网友的点赞。 别看歌名像一首流行歌曲,实际上,它的内容来自于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论语》。近年来,用阿卡贝拉的形式来演绎作品,并不算罕见,但能将其与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就不多见了。 “碰!乐团”的演绎,十分具有律动感,充满了校园气息,给人一种轻松愉悦的感觉。看完了他们的表演,“鉴赏团”成员都不淡定了。朱丹全程都自然地跟着节奏摇摆,被他们纯净的演绎所感染。康震老师则夸奖道:“我觉得他们可以写首歌,把整本《论语》都给它唱出来。” “碰!乐团”的名字,看似很新奇,实际上它是来源于英文单词“poem”——也就是“诗词”的意思。该团的成员共有六个人,来自于不同的工作领域,因为共同的兴趣爱好而走到了一起。七年来,乐团成员几经变动,遇到了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挑战。最艰难的时候,全团六个人,每个月赚取的收入仅有600块人民币。不过,他们都挺过来了。 《论语》《满江红》《一枝花·不伏老》……至今,“碰!乐团”已经累计创作了三十多首古诗词作品。一首首焕然一新的经典之作,不仅传承着那千年文化的厚重,也凝聚了这个年轻团体的热情与汗水。让我们为“碰!乐团”点个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