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北 归 丹阳湖点滴事1

 雁GUO 2019-04-17

不是前言的前言

冬天来临首先大批来到海南的不是旅游客,而是被称为“候鸟”的“避寒客”。他们不是如蜻蜓点水式的旅友,匆匆而过,而是有房产的业主,会在海南住上三四个月的。最先充当“候鸟”的是东北的乡亲,是零下二三十度的气候因素萌发了逃避动机,接着立即推广到即将退休或已经退休一族。他们得了先机,那时房价蛮合适。这一趋势渐渐为江南人等效仿,于是蜂拥而至。你瞧瞧满大街慢悠悠行走的“爷爷白”、“奶奶灰”。进出大楼的满嘴东北话、上海话等等。加上海南定位旅游建省大大推动了房地产业吸引外省人口。八九十年代去过几次海南,三亚美景碧海蓝天黄砂,有旅游团队,没有高楼大屋,更不要说大厦。现如今人流如织,踽踽而行者众。大厦高楼直插云天,恍如在迪拜。这些“爷爷白”、“奶奶灰”领着退休金在此颐养天年,实在是享受了无怨无悔前前后后参与共和国七十年艰苦奋斗、改革开放的红利啊。冬天过了他们又会安静地返回原住地。

北        归

丹阳湖点滴事1

坐在阳台沐着渐渐沉向墨色海洋失去骄热的太阳的余光,下午躲着太阳怕热的朋友正在缓缓走去沙滩。晴空略有几抹深沉云彩。

忽见大雁?不会吧,不见整齐的排列,海南仿佛也不是大雁的南迁地。

三月,大雁北归的时期,是思家了。

前排的老太太问边座的同伴:“会经过太湖的上空吗?”。飞机在云层的上面,密布的白色如絮的云被复着大地。“但愿了。听说江南已连续五十几天雨天呢。”邻坐回答。“祈求吧。”我插了嘴。邻坐回首笑笑。如果无云,是可看得很清楚的,太湖那么大,她足有九十平方公里大。

这时我的思绪在另一个更大的湖——“大泽”古丹阳湖。这些天她常常萦绕在我的脑际。

唐代诗人李白留诗:

湖与元气连,风波浩难止。

天外贾客归,云间片帆起。
龟游莲叶上,鸟宿芦花里。

少女棹归舟,歌声逐流水。

(姑十咏·丹阳湖)

一个令人神往的地方。古丹阳湖称“大泽”、 “巨浸”周围三百余里,南北九十里,东西七十五里,那是多少个太湖啊。千余年来先民不断圈泽造地,沧海桑田,大泽古丹阳湖渐渐解体成石臼湖、丹阳湖、固城湖三湖。

上世纪七十年代我在丹阳湖部队农场一年半。亲历其景,那是一个让人着迷流连忘返的美丽地方,也是一个会突然使人想拔腿逃离的地方。

七月正是丹阳湖展露娇容的季节,一百五十个来自各大学的大学毕业生就在这个时候到的丹阳湖,被编成一个连来接受解放军的再教育。

连队是需要站岗放哨的,岗就设在丹阳湖的堤坝上,这是最惬意的工作、最能放松心情不受干扰极目远望的处所。放哨?谁会来啊?一年半中在这里仅见过几个这个连队以外的人,当然放哨还有其他的用意。整个农场分散着十几个如我们一样的学生连队,我在的这个连队驻扎在三十里大堤围就的两万亩农田大农场的最顶端,深入湖泊,离湖岸陆地最远。站在高高的湖堤遥望东方的上海你的想象尽可放飞。当然眼前的美景更是让人陶醉。堤外一波万顷,浩浩淼淼,湖水已近十数米高的堤顶近半,几米深的湖水清澈见底,水草摇拽,鱼翔浅底。移目前望,帆影片片,摇棹移舟。极目远眺,水天一色,云正亲吻着湖水。如果是值下夜班正好看水上日出。东方天际处,黛色渐渐泛白,睡眼惺忪间懵见眼前一红,初阳已然跃出水面,湖水共大堤洒满金色。疲惫、迷茫、怨恨、追忆于是全然消失,人,沉浸在混沌中,陶醉了。很想学学醉太白,然与诗无缘,人终在门槛外。

放眼大堤内,阳光照着由于迁插时差从略显淡淡泛黄到青翠碧绿一抹到天际朦胧远山?不是山吧,原始是广袤大泽哪来的山?那去处是何光景?去看看?不得,到的第一天便宣布三条:不能请假、不能谈恋爱、不能------。

收回视线吧,继续看现实。太惊艳了,两万亩的大田整齐划一,块块条田,七十亩一圩,人工的大气!人造就了她,然而在她的面前人又显得微小。清风拂过,阵阵翻浪,与堤外对相呼应。笔直的排水沟渠从天际直下大堤下的排水大渠。三十里大堤内侧大排水渠足有七八米宽,遍植野生莲藕,水面概被覆盖。此时正逢荷花盛期,紧挨着大堤,犹如穿着绿色裙装的少女裙摆上的一圈粉红花饰。再把眼光稍稍移转湖面,那不是胸怀宽阔水灵灵少女围脖上的花环吗?如此美景怎不叫人流连忘返?

值完了放哨岗,走下大堤,于是翻开了现实的另一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