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 秦穆公劳师袭远 郑弦高犒军救国春秋中期,西边的秦国渐渐强盛起来以后,郑国做了秦国附庸,秦国派大夫(诸侯国的卿之下、士之上的大臣,又分为上中下三级)杞子等人驻在郑国都城协同防守。后来晋国称霸中原,郑国又转而做了晋国附庸。秦国很不高兴,但也无可奈何,杞子等人更加只能忍气吞声。 晋文公去世的这一年——公元前628年,郑国的国君先死了,郑国人忙于办丧事和迎立新君,让杞子独守都城的北门。杞子于是暗中派人密告秦穆公,请求他派兵来偷袭郑国,自己可作内应。 秦穆公征询老臣蹇叔和百里奚的意见,二位贤臣说:“经过好几个国家,跑那么远的路,军队必定很疲劳,人家也有防备了,袭击人家,恐怕是很难取得成功的。还是不出兵为好。”但秦穆公认为机会难得,就没有采纳二人的意见,决定派百里奚的儿子孟明视和蹇叔的儿子西乞术、白乙丙三位将军率领秦军去偷袭郑国。 年底,秦国的军队就从雍城(当时的秦国都城,在今陕西宝鸡东北)向东出发了。蹇叔和百里奚哭着送他们说:“看着你们出去,却看不到你们回来了!” 秦穆公一气之下让人对二位老臣说:“如果你们活到中等的寿命就死了,恐怕你们坟墓上的树木都已经合抱粗了!” 蹇叔和百里奚对他们的儿子说:“晋国绝不会让秦国白白去偷袭郑国的,他们必定在崤山抵御秦军,我们只能到那里去收敛你们的尸骨了。”(崤山在今河南西北部) 第二年春天,秦军悄悄越过周王室的北门到了滑国境内(今河南偃师西南)。碰巧有个叫弦高的郑国商人正赶着一群牛要到周京洛邑去贩卖,他听说秦军这是要去偷袭郑国,非常吃惊。回国报告已经来不及了,他急中生智,把牛群赶到秦军跟前,说自己是郑国的使臣,国君听说秦军远道而来,就特意派他来,以这群牛犒劳秦军。 秦国的三位将军于是商议说:“我们是来偷袭郑国的,现在人家有了防备,攻打它恐怕不能取胜,包围它又无后援,看来只好撤回去了。”就灭了滑国,然后往回撤。杞子听到消息,急忙逃往齐国去了。 当秦军撤到晋国崤山的峡谷中时,果然中了晋军埋伏。当时,晋文公死去还没有安葬,他继了位的儿子晋襄公说:“秦国欺负我父亲死了还没有安葬,就进兵骚扰,太可恨了!”于是亲自率领晋军到崤山伏击秦军。秦军全军覆没,三位将领也做了俘虏。但因为秦国和晋国有姻亲,这三人后来又被晋国放了回去。 过了三年,秦穆公又部署军队去攻打晋国——此前已经攻打过一回、但未取胜,这次终于战胜了晋军,报了崤山战败之仇。但秦穆公终于意识到取代晋国称霸中原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于是就没有再向东发展,转而向西发展。 他派出军队去攻伐西戎(西边的游牧民族), 一年之中便兼并了12个国家,拓展了上千里土地,因此而成为西边的霸主。周天子听说后,派人带着金鼓去向他道贺。 郑国因弦高而免遭兵灾,但国君究竟封赏弦高了没有,我没有找见史书的记载,不得而知。不过,弦高的这一爱国义举,实在值得我们敬仰和感动,毕竟他没有把“爱国”只挂在嘴上,而是用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爱国壮歌。 后人有诗云: 爱国何须嘴上功, 临危解难最豪雄。 至今犹忆弦高事, 几许官人类此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