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晋是中国历史上三国之后的大一统王朝,但是西晋却是一个短命的朝代,仅仅存在了50年,司马家族就被赶下了历史的舞台。而世人对于这个短命的朝代却十分痛心,它的建立者司马家族曾经有着无数的辉煌,其中司马懿、司马昭、司马炎在我国历史上留下了一段传奇。今天要跟大家讲的不是司马家族,而是西晋时期一位鲜为人知的将军刘弘,其墓中出土的意见珍贵文物更是牵扯出一桩历史悬案。 提到刘宏,人们对于这个名字很是陌生,但是他的墓葬规模却十分宏伟,墓中出土的文物更是让考古专家们大吃一惊。时间回到1991年,当时湖南安乡县黄山头镇南禅湾,一位村民在自己地里干活时,意外挖出了一个大洞,并且有好多青砖露了出来。此时,村民意识到了自己可能挖到了古墓,于是他把到古墓的事情告诉了村支书,村支书赶到事情比较严重就上报了当地文物部门。很快,当时文物部门组建考古队赶往南禅湾,经过考古专家对现场的勘查发现,这些挖出的青砖是古代墓葬的砖石,而这也意味着地下存在古墓。 由于怕古墓被村民们哄抢,专家们立即上报了国家文物局申请发掘,得到批准后考古专家们对古墓进行了抢救性发掘。据专家统计,墓中共计出土文物80多件,大部分都是金器和玉器,其中最珍贵的就是神兽纹玉樽。金器中有龟钮“宣成公章”、龟钮“镇南将军章”,其中镇南将军指的正是西晋大将刘弘。此樽器身呈筒形,深腹,下部有三个兽形足支撑,腹壁的装饰分为两层,均刻有浅浮雕的神人及神兽形纹饰,线条流畅自如,优美飘逸,具有强烈的动感。现如今这件神兽纹玉樽被禁止出境展览,而也专家表示,樽是我国古代用于温酒的一种酒具,最早的樽是青铜制造的。 我们都知道,古代人们都是用樽盛酒,而樽大多都是用青铜制造,出土时都是锈迹斑斑。而这座古墓中出土的樽是用玉制作的,专家表示这只樽是中国考古史上出土的第一件玉质酒樽。但是,让专家赶到疑惑的是,刘弘是西晋时期的大将,死后应该葬在洛阳或老家沛国,而为何会被埋葬在湖南安乡呢?说道这里我们要介绍一下当时的历史背景。当时西晋皇族间发生内乱,史称“八王之乱”,这是中国历史上最为严重的皇族内乱之一,内乱导致当时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的破坏,导致了西晋亡国以及近三百年的动乱。专家推测,当时刘弘死后家人也将其葬回老家,但是要想回到沛国,必须经过死敌陈敏的地盘,而此时都城洛阳十分混乱。家人出土安全考虑,就把刘弘埋葬在了湖南安乡。 那么,为何《晋书》中记载刘弘死后葬于襄阳呢?原来,刘弘生前虽然官居高位,控制着荆州,可谓是功高盖世,但是在皇室斗争中却并非幸事。而当时的荆州可谓是内忧外患,儿子刘璠根本不能控制荆州,因此为了免除死后受辱,他生前安排家人死后将自己葬于现在这个地方。后来到了唐朝政局稳定下来后,房玄龄在修撰晋史时,看到了之前刘璠的奏疏就写进了《晋书》,这才造成了后人的误解,而证实因为这个错误,刘弘墓才能完整保存至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