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外历史纲要》(上)历史地图合辑之“形势图”与“对峙图”系列

 依然叶 2019-04-17

    《中外历史纲要》(上)中的“形势图”与“对峙图”大多数为历史时期某朝某代势力范围、形势或疆域,教材基本称之为“形势图”,政权林立时期多称“对峙图”。中国古代史部分一共辑录12幅,但缺少汉朝、唐朝,并且汉唐时期时段较长变化复杂,亦非单张形势图所能概括阐明,因此,教师在教学中需要做一定的观察、思考与补充。

     1.《春秋列国形势图》

     2.《战国形势图》

     3.《秦朝形势图》

     4.《三国鼎立形势图》(262年)

     5.《东晋十六国形势图》

      6.《北齐、北周、陈对峙形势图》(572年)

      7.《五代十国形势图》(后周时期951~960年)

      8.《北宋、辽、西夏对峙图》(1111年)

      9.《金、南宋、西夏对峙图》(1142年)

      10.《元朝形势图》(1330年)

      11.《明朝形势图》(1433年)

      12.《清朝形势图》(1820年)

     需要补充的“形势图”大致如下

     1.《西汉时期全图》

     2.《罗马帝国与西汉帝国疆域示意图》

      3.《唐朝疆域》(669年)

      4.《唐朝疆域变迁图》

     唐朝历时较长,其间疆域变化较为复杂,用动态图较能清晰阐释。

      5.《十三世纪亚洲全图》

     观察某一个朝代的形势需要在有必要时将其放在更为广阔的地区或世界背景下分析与理解。

      在中国古代史学习过程中,只有“形势图”和“对峙图”还是比较局限的,至少还需要一些微观的角度。当然在通史体例之下,宏观全局掌握是首先需要达成的。

     (未完待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