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68)趙孟頫的小楷《道德經》與我的書法因緣

 高山流韵 2019-04-17

    上個月,我終於臨了兩通《道德經》。這是第二通,用了十張四開紙。

趙孟頫的小楷《道德經》與我的書法因緣

 

趙孟頫的小楷《道德經》與我的書法因緣

趙孟頫的小楷《道德經》與我的書法因緣

 

    這幾十年來我曾多次嘗試臨習趙孟頫的小楷《道德經》,因為它於我有特別的意義。來個流水帳,簡略交代一下這份因緣。

 

    我上小學的年代,在低年級曾經有書法課,每星期要交習字兩篇,也用毛筆抄書謄文。然而教書法的老師不是書法家,也沒有把書法當一門藝術來對待,我們習字不過是描紅或把散頁的範本毛筆字套在線裝習字本裏摹寫,毫無筆法之可言。不過,我寫毛筆字還是挺享受的,小字寫得特別用心,也經常拿到甲等的成績。我讀完小學,沒有繼續上中學,也沒有習字了。

 

    那是個重男輕女的年代,女孩子的教育問題父母並不關心。幸虧我有個比我大五歲半的姐姐,她幫我報讀了一家最有規模的英文夜校。英文是當時香港最熱門的個人增值學科之一,會英語的人不愁出路。我在夜校的第四年,班裡有一位白天上名校中學的男同學。他上夜校作為他的英文補習班。一天,他遞給我一本安素軒石刻拓本趙孟頫書《道德經》。這就是我第一本臨習的名家字帖。我也是在他家裏第一次見到丁衍庸老師的水墨小雞,非常喜歡。是這位同學啟動了我與書畫的緣份。

 

    自離開小學,我幾年沒有習字,又沒有老師的指導,臨帖不得其法。這本《道德經》太艱深了,寫來根本不成個樣。後來我爭取上了正規的中學。由於中途插班,很多課程都追不上,哪還有練字的心思。不過這本《道德經》一直留在我身邊,而這位男同學也一直扶持我讀完三年半的中學。他和我同年畢業。兩年後我修畢師範學院的課程,同年我就嫁人了。這位同學也從此與我隔絕,只有那本《道德經》留在我身邊。

 

    二十多年後,一次我在一家酒樓午膳,在狹窄的過道上,奇蹟地與這闊別的舊友迎面相逢。這重遇也許是為了給雙方機會解開彼此的心結,好讓他幾年後無怨、釋懷地離開人間。他的遺物《道德經》,最後我也歸還與他的遺孀——一位與丈夫生活了只有幾年的苦命女子。

 

    《道德經》於我不止是一本字帖。現在我有三四本趙孟頫的《道德經》,最近買到的是墨跡本。幾年前我再試臨,卻由於水平太差,結果錯漏百出。現在再臨才開始有點意思。這一通就獻給我的亡友,我的好兄弟。如果我沒能到他墓前化給他,便對著蒼天一張一張燒了,向他報告我今天的成績。他當年交給我的,我是認真地實踐了。

 

    這《道德經》我一定要寫好的,《陰符經》也一定要寫好的。

 

 

陳年舊版。紙張,毛筆都不合格,寫的字更不用說了。

趙孟頫的小楷《道德經》與我的書法因緣

 

這是2008年所臨,錯漏百出。
趙孟頫的小楷《道德經》與我的書法因緣

今年十月開始臨的第一通。以前用有格的紙,現在用分行的紙,共用了22張。
趙孟頫的小楷《道德經》與我的書法因緣

 

放大一點,也不至於太難看吧?
趙孟頫的小楷《道德經》與我的書法因緣

請前輩老師多多指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