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俗语:“十里路莫问饭”,其实还有一层意思,更能体现出待客之道

 江山携手 2019-04-17

中华文化上下五千年,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从物质财富到非物质财富,都有深奥的文化智慧包含其中。在我们的衣、食、住、行中都有充分的体现,这些文化传承和发扬,是其他任何国家都无法比拟的。除了一些高深的文化财富,更多的则是从民间带来的智慧,就像俗语,作为其中一种文化瑰宝,不同于其他文化形式,俗语来源于民间,说人间百态,是生活给我们总结出的哲学。

俗语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像今天这句:“十里路莫问饭,二十里莫问宿”,其中包含老祖宗的智慧,看后深以为然,这句话说的就是人们的出行。人在走上十里左右便会腹中饥饿要吃东西,走上二十里路或者更远就要考虑好住宿的地方了。而且这句俗语其实还有一层意思,更能体现出待客之道,你知道吗?

第一种解释就是:古代的交通条件没有现在发达,而且工具还都比较落后,大多数情况还要靠着两条腿步行前进,而且道路大多都崎岖难走。一般普通人走上个十里路就会觉得腹中空虚,尤其那会的食物也没有现在丰盛,这个时候就要去问问附近的人家哪里有吃的就十分重要了,不然饿着肚子赶路也不是什么好的事情。

尤其是还要走二十里路的人,就更不要说了,只靠两条腿,走上长久的路是需要花费大半天的时间的。即便是起个大早出发,说不定到达目的地也到了夜晚。要是去到更远的地方则要爬山涉水,到达后早已疲惫不堪,要是没有打听好可以住店的地方,晚上就只能风餐露宿,这会直接影响第二天的行程。

还有一种说法则是说,客人来主人家中到访,主人则是需要注意几点。如果从家中来了位走十里路来的客人,不用问他是否需要吃饭;家中有从二十里路甚至更远的地方来到家中的客人,不要问他是否要住宿。因为远道而来的客人,本就饥肠辘辘无处休息,这时候主人只需要备好饭菜,准备好住宿需用应用之物就好。如果贸然问出则是对客人的不尊重,也是在对客人下“逐客令”,这是一种生活的大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