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员分享 | 匠人手下的灼灸实操记录

 roselihong 2019-04-17

小编按语最美的四月,2018届1班匠人学员们开启了一星二阶的学习,二阶当中的灸法课以扶阳灼灸做主打,下面让小编带你领略一下扶阳灼灸的神奇灸感吧!

2018届

匠人1班

王红玉

施灸者

首先:施灸之前要有一个调整,心要沉静下来,可以通过调整呼吸,让心安静,是自己可以身手协调,身、与气和,气与息和,每一次下火,每一个按导都是在气息平稳的状态下去操作,有对自身的觉知,也有对被灸者体表温度变化的觉察。

第二是:双方必须有良好的沟通!灸前的沟通:主要是请被灸者必须心观灸处、配合呼吸,对息前、息中、息后撤火时姜片的温度有感知,以确定被灸者对温度的耐受度,还有就是不同部位对温度的耐受度。

灸的过程中,双方的沟通也很重要,请被施灸者及时反馈感传的方位和身体出现的反应可以让施灸者及时根据这些情况作出判断,以便及时确定下一步操作该如何进行。

第三是:施灸者持艾必须轻拿,捻艾、压灼时是少用力多用意,这样火透的比较快,若是一旦走神,手就自然地去紧捏艾条,反而透火慢。

最后重点要提的是:灼灸的感传更明显,刺激度也更深,对肩、颈、腰、腿的痛症有更好的疗效。

被施灸者

作为第一次感受灼灸的我来说,印象是深刻的,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灸感也是第一次体会。就拿今晚的灼灸下巨虚这个部位来说,邓眉老师帮我灼灸第一壮下来,我背部的膏肓部位就有气动的感觉,马上一股气一直从左上腹下到五枢穴、维道穴附近。

第三壮泻法时,左右两边的足三里有同时被啄的刺激,左腿关节凉飕飕开始排寒,右腿大腿的胃经上也开始气动了,到第七壮时双腿全部有反应,背部在膏肓周围很热,接着气开始往下走,双脚也有气动的变化。

灸后双腿轻松,脑袋清凉,很舒服!

 2018届

匠人1班

王金华

施灸者

【大椎穴施灸】

施灸前给对方做了简单的按导,在触碰到大椎时感觉非常凉

捻灼式:第一壮下去的感觉是打开了冰箱的冷藏门,一股凉气往外冒,第二壮下去揉时感觉自己的劳宫穴处有一个坚硬的冰疙瘩,对方反馈上半身冒凉气,我自己在触碰到冰疙瘩时的那三秒瞬间,后背打了个寒颤。

压灼式:从第一壮至第四壮,冰疙瘩在一点一点的融化,温度至温热,对方反馈自己的外踝处特别沉特别难受,灸风府时用了捻灼式,对方反馈日月穴冒泡泡,我自己的风府也感觉特别沉。

【肩井穴施灸】

第一壮结束,揉左肩也有好多凉气往外排,第二壮揉时像是一个冰块,凉的程度相比大椎要轻,“冰块”的形状较大椎要小,至第五壮,“冰块”慢慢从硬凉到软热有一个明显的变化,灸右肩时的凉气也好一些。

被施灸者

灸前脚很凉,当时对方给我按导时就感觉气到脚上,脚上有温热感,灸至中间时自己的小肠经、大肠经有窜热的传导,右腿部内侧的肝经,从膝盖处有热往脚部传导,自己的外踝处感觉在一个风洞口,特别特别凉,最后灼了外踝,一开始感觉有一股凉气从胸口而出,到最后慢慢有一团凉气出来,全身发冷,灸完出去走了走,吃了点东西,身体就慢慢热起来了!

在这两例的互灸的过程中明显感觉姜片厚薄的撑握,对施术者非常重要!   

2018届

匠人1班

冀建萍 

施灸者

首先大椎用泻法,开始捻灼两壮,停留时间比较长,感觉热气在进入身体随后压灼四壮,每次压灼完,按住穴位都有一股凉气在手心打转儿。

灸身柱补法,捻灼三壮,揉时热气散开,悬灼后推,手下热气一直从身柱推到至阳,七壮均匀有热气往下走,灸后的位置会有风团状出现,开始以为是就出泡了,结果肩井灸完也有此状,停灸后不久风团状消失。

在灸每个穴位时对方都会感觉浑身痒,停灸后症状消失,给另一个同学灸用的是循经灸,从足三里灸到丰隆,开始有温热感觉,配合推,一点一点热气往下走,但是脚脖还是凉的,继续灸后稍微好一点,下地走后感觉热气往下走。

被施灸者

灼灸时,感觉大椎穴和身柱穴都有凉气往外冒,在灸身柱时感觉左胳膊和左手冰凉,冰凉到有点疼,右边胳膊和手是温的。由于俯卧位时间较久,有些鼻塞,当灸风府时鼻子立刻就通气了,感觉通畅很多。

灼灸三阴交穴,一直没有感觉,脚也是冰凉,泻法没有见效,又改通法,从小腿一直灸到太溪,几遍后温热感,脚上也出了一些凉汗,下地走走感觉这条腿暖起来了。

总结下来,施灸和被施灸的感觉都很神奇,一片姜一支艾居然有这种神奇的力量,我也越来越喜欢艾灸带来的无穷的变化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