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最好的距离

 庄子吴松柏阅读 2019-04-17

  人与人的距离该多远才最合适,才是最好?这个估计只有你那些专家才可能算得出来,只是作为一个普通人我们也不得不思考一个极为现实的问题:人与人交往应保持怎样的距离才最合适、最好?

     见仁见智。不过,作为一个普通人,以我们每个人的切身体会来理解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还是比较有现实意义的。亲人之间隔了一段时间见面和天天见面感觉有什么差异?天天见面的亲人就一定更亲近吗?未必。很久才见一次面的亲人是否就疏远?这也不一定。但有一定是肯定的,天天在一起的亲人就像筷子和碗天天碰在一起是不可能没有矛盾与摩擦的,但是长时间没有在一起的亲人,几年甚至十几年,甚至更长,虽然有血缘关系,彼此之间要说有多少的情感也谈不上,毕竟,人与人还是要有来往,有交流沟通,才可能进一步增进彼此的思想与感情。

     所以,有人会说最好的距离是该近则近,该远则远。我觉得很有道理。人与人之间并非天天在一起就最好,每个人都有需要有一定的自我的空间与隐私,是不希望自己什么事情都被别人了解,也不愿意把自己全部展示在别人面前,一个人与另外一个人如果没有任何的距离,或者说,彼此什么都了解,什么都清楚的时候,会有一种什么情况呢?这两个人可能是挚友,可能是无话不说的好友。彼此信任,彼此尊重,彼此关照。这当然很好。当然也不排除所谓挚友好友因为太了解,太熟悉而最终反目成仇的。如果这两个人并非这种情况,只是关系比较近的同事,而且彼此之间还可能因为观念、价值观的差异,甚至某些见解的偏差,习惯的不一样,由此可能产生矛盾冲突。这也是极为正常的一件事。正因为如此,人与人之间是没有必要靠得太紧,靠得太近,再好的朋友都可能会有不同的想法,再好的战友都不可能意见达成一致,毕竟,人与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是要允许他人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情感有自己的兴趣爱好有自己的价值取向,不能强求一律。

    如果理解了此点,就能够理解:人与人之间最好的距离是该近则近,该远则远。好朋友,真正知心好友是不需要天天泡在一起的,也不是什么事情都得天天交流沟通,更不是事无巨细都得让对方知道,而是在对方需要自己的时候,自己一定立刻马上出现到位,同时,又能够让彼此都保留一定的私人空间,不轻易去打扰对方,干扰对方的生活。有些人总是需要自己好朋友有事没事得跟自己在一起,要么逛街,要么吃饭聊天,要么一起参加什么活动,让对方成为自己的影子。这样的好友如果是刚刚开始交往,还可以理解,时间久了,我相信彼此之间一定会出现厌倦感。人的确需要有伙伴,但总不能自己的生活失去相对的独立与安静吧。

   其实不仅交友是如此,家人之间的关系也应如此。人与人之间最好的距离一定不是贴得紧,贴得近就最好,一定是该近则近,该远则远。要不然就不会有这样一句话:有时距离会产生美!现实生活里有多少人真正理解了这样的道理,并且把这种道理变成自己具体可行的每天的实际行动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