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胡松华:人们都以为我的成名作是《赞歌》,其实是这首……

 公司总裁 2019-04-17
民歌中国

提起我国著名男高音歌唱家胡松华,相信大家都已经很熟悉了。他不仅曾获得金唱片奖、四十年广播首唱金曲奖、文化部新作演唱评比一等奖、全球华语歌曲最高投票奖等众多著名奖项,还在上世纪70年代被《人民音乐》等多家媒体选入“新中国10大男高音歌唱演员”,其演唱的《赞歌》《马铃儿响来玉鸟儿唱》《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等歌曲,更是首首经典,传唱不衰。

视频:胡松华《森吉德玛》

而提起胡松华老师的“成名作”,相信许多朋友都会在第一时间想到那首广受好评的《赞歌》。但其实,胡松华老师的成名时间还要更早,其成名作是另一首无比经典的草原歌曲——《森吉德玛》

资料图片:著名歌唱家胡松华

1950年,经过公私合营,坐落在上海的南京大戏院正式改名为北京电影院,将外国的经典电影引入国内播放。然而,上海的电影界虽然一片红火,但音乐界却“死气沉沉”。原因很简单:当时的上海,连一座专门演出音乐会的场所都没有

于是,在商讨多年后,各界人士决定:将北京电影院翻修一新,作为专业的音乐演出场所,并将其正式定名为上海音乐厅。而1960年的第一届“上海之春”音乐舞蹈节,也作为上海音乐厅的“庆功宴”,应运而生。

在这场举国闻名的音乐盛会上,著名小提琴演奏家俞丽拿以一曲《梁祝》,震惊了中国乐坛,成为了当次演出中最为闪亮的一颗明星。而在《梁祝》迅速走红的同时,还有一首歌曲也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记忆,那就是由胡松华演唱的《森吉德玛》

《森吉德玛》是一首蒙古族短调民歌,由著名音乐家贺绿汀改编创作,通过一系列生动的比喻,描绘了草原姑娘森吉德玛的美貌,也突出了青年小伙对姑娘坚贞不渝的爱情。该作品经胡松华改编,并在“上海之春”中唱响后,轰动全国。他那醇厚而深情的歌声,不仅令现场所有观众陶然神醉,更通过录像、录音的方式,传入了千家万户。

与此同时,胡松华演唱的这首《森吉德玛》还引起了上海电影制片厂的注意,他也因此而顺利成为了经典电影阿诗玛中的配唱演员,几乎包揽了主人公“阿黑”的全部唱段。可以说,胡松华光芒闪耀的歌唱生涯,正是起源于这首《森吉德玛》。

由于《森吉德玛》与《梁祝》的故事情节十分相似,内蕴情感也大体相同,还都是在第一届“上海之春”中成名并走向全国的。因此,每当胡松华回想起自己这首“成名作”时,他都会深情地说道:“《森吉德玛》就是我心目中的‘草原《梁祝》’。”而听到这个说法,许多朋友也都纷纷调侃道:是不是该来一曲小提琴版《森吉德玛》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