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语堂说过:“我们要有能做自己的自由,和敢做自己的胆量。” 人生苦短,我们遵从自己的内心,走自己想走的路,过自己喜欢的生活,而不是活成别人口中的样子。 生命有限,我们无需把时间浪费在别人的生活里。不要被条条框框束缚,不要活在他人思考的结果里。 人生最酷的姿态,是敢于做自己。 《我家那闺女》中,Papi酱和焦俊艳讨论爱情与婚姻时,Papi酱列出了人生中最重要的排序,她的排序是: 自己、伴侣、孩子、父母。 Papi酱解释说:
对此排序,我深以为然。 我们的人生,首先是属于自己的,其次才是和他人有所交集的。 想要过好这一生,就要忠于自己的内心,敢于做自己。 人最大的痛苦 莫过于没有做自己 南唐后主李煜,就是一个想做自己,却终究无法得偿所愿的人。 在祖父李昪称帝的那年七夕,李煜出生了。祖父给他取了个名字叫从嘉,寓意顺心顺意,万世嘉和。 六岁那年,从嘉的父亲成为南唐第二位君王。李煜是父亲的第六个孩子,也是父亲最喜爱的孩子。 他喜欢吟诗作赋,喜欢水墨丹青,唯独对江山社稷没有半点兴趣。 南唐三千里山河,都不如他赋诗一首来得快活。 李煜的父亲将皇位传给了长子,谁知长子英年早逝,无缘龙椅。 李煜的父亲只好再次寻找继承人。他在几个野心勃勃的孩子里,偏偏将皇位传给了无心政治的李煜。 也是从这一刻开始,曾经的李丛嘉改名李煜。 日以煜之昼,一个“煜”字,饱含了父亲对他的厚望:挑起国之重担,照亮南唐灰暗的前程。 送上门的皇位,让很多人垂涎三尺,但它却不是李煜想要的未来。 奈何造化弄人,李煜无力改变现状,24岁那年,他黄袍加身,在金陵登基。 从那一刻,诗人李煜就成了南唐后主,从此再无自我。 曾经自由自在衷情于吟诗作画,饮酒作乐的文艺青年,如今的命运却和整个南唐绑在一起,背负起整个家国的荣辱兴衰。 然后,这一切都不是他想要的。满腹惆怅彷徨,竟无人可诉。 于是,他放歌后庭,饮酒作诗,大醉朝堂;画堂南畔,夜会佳人。 既然生活不是自己的,怎么过都无所谓。 公元975年,宋军攻破南唐,李煜也成了亡国之君被押往汴京。 从万人之上的南唐后主到屈辱的阶下囚,家国终究破败,而他,也彻底把自己弄丢了。 归降后的李煜,没有丝毫反抗,他顺从地接受一切,对命运臣服。 终日买醉,借酒消愁,在人生最后的光景里,他写下了这首《浪淘沙》:
字字悲切,充满伤感,就是李煜当时悲凉处境的真实写照。 无限江山在他手中滑落,家国如流水落花般远去。 最终,他只能在梦中,再现曾经的故国家园。 自始至终,李煜都无意称王,却难逃宿命的纠葛,他无法忠于自己的心,也无法勇敢地做自己。 时代的悲歌,命运的捉弄,让李煜的一生充满了灰色的苍凉,他的世界被迫活成了别人想要的模样。 人世间最大的痛苦,莫过于终其一生,没有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 敢于做自己 才能活出自己的格局 先生杨绛曾说过: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无关。 《都挺好》中,姚晨饰演的苏明玉,之所以能从原生家庭中走出来,很大的原因在于她一直听从自己内心的指引,从不放弃对理想的追逐。 年幼时的明玉,学习成绩优异,把考取清华当作自己的人生目标。 而重男轻女的母亲却认为,女孩子没必要读那么多书,在没有征得明玉同意的情况下,直接安排她入读师范院校。 但明玉并没有按照父母的意愿,活成他们希望她成为的样子。 她一边念书,一边打好几份工,自己赚取学费,还计划着靠自己挣够学费,出国念书。 扮演者姚晨,曾在一档演讲节目中,谈到自己的心路历程。 在刚生完孩子的那段时间,中年危机、无戏可拍的窘境,外界的质疑和评价,这一切的一切,让她焦虑了。 她在家庭和事业的两端患得患失,充满了困惑与挣扎。 姚晨说,从小到大,我们都在努力地活成社会所希望的样子,我们被各种身份标签所定义,却唯独迷失了那个最真实的自己。 她曾在朋友圈里写道:“后半生最想努力做到的,是对自己的心完全诚实。” 演艺圈有太多身不由己,但忠于自我,敢于做自己,才能活出自己的格局。 幸运的是,姚晨做到了。 才是人生最好的活法 太宰治在《人间失格》里写到:
太宰治本人,就像书中的主人公叶藏一样,通过扮演“小丑”来掩盖真实的内心。 假装笑脸博得家人欢心,通过搞笑表演让自己成为受欢迎的学生,高中经常逃学,交酒肉朋友,参加非法集会,做了很多自己不喜欢的事情,就是为了让别人满意。 鲁迅曾评价说:
真实的自我被压抑,最终伤害的人是自己。 太宰治找不到自我,就用自杀来解脱内心的扭曲。 他一共自杀了五次,前四次均以失败告终。 只有第五次,在玉川上水投水自尽,在自己三十九岁生日当天,遗体才被发现。 这位享誉日本文坛的作家,一辈子都活在别人所希望的样子里,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 他选择了极端的方式,终结了自己矛盾的一生。 做自己的预想家 林清玄读小学五年级时,考试得了第一名,老师送给他一本世界地图作为奖励。 他从地图上了解到台湾岛以外的世界,渴望有一天自己能走遍这些地方。 有一天,母亲让他烧水,他一边烧火一边捧着地图册看,翻到埃及那页时,他被埃及神秘的文化吸引住了,心中充满了向往。 这时父亲走过来,上去就是一巴掌:“干活要有个干活的样子,看什么地图,赶快生火。” 父亲走开前跟他说:
父亲的否定,并没有阻止他向着理想迈进的脚步。 20年后,执著的林清玄,通过不懈的努力,将自己的理想一一变成了现实。 他以学者的身份来到了埃及。 站在气势宏伟的金字塔下,他的心中生发出许多感慨,童年的记忆再一次浮现在他的脑海里。 他买了一张明信片,给父亲写信:
读了他的信,父亲很感慨:“真是想不到,我一巴掌还真将儿子打到埃及去了!” 后来有记者问林清玄,是什么力量让他将自己的理想变成现实的? 他说:“因为我不喜欢自己的生命被人保证。我要做自己的预言家!” 坚守自己的理想,敢于做自己,每个人都是自己的预言家。 冯唐曾说过:
遗憾的是,现实生活中,很少有人能够真正做到不惧周围人的眼光,遵照自己的内心,勇敢活出自己的样子。 我们当中的大多数人,为了扮演好别人眼中的自己,反而弄丢了真正的自己。 但,我们的人生并不需要别人来买单,更不需要在意别人的脸色来生活。 人生是自己的,与他人无关。 余生,不妨活成一个敢于做自己的人。 爱你所爱,行你所行,听从你心,无问西东。 |
|
来自: 心瀞鍶遠 > 《人生观、人生总结经验、忠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