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名人传记)爱读书的茅盾

 小蓝2266 2019-04-17

爱读书的茅盾

     俗语说:“三岁看到老”,这句话的意思是从小时候的表现可以预测到一个人的将来。无数事实证明,这句话有一定的正确性。现在我就给你们讲讲茅盾的故事。

茅盾是我国当代著名的文学家,他从小酷爱读书,平时,母亲给他的零用钱,他大部分用来买书和杂志阅读。

有一年暑假,茅盾所在的学校组织师生坐火车到很远的南京城区参观,老师带着他们去了著名的雨花台游玩,雨花台附近的小路边有许多小摊,专卖各种各样漂亮的雨花石,同学们都争着去买,准备带回家。茅盾也挑选了一枚色彩艳丽、光滑圆润的雨花石仔细端详着,越看越喜欢。可是他一问,价钱贵得惊人,茅盾心想,身上仅有的这些钱,原是打算买书的,如果买了雨花石,怎么买书呢?他考虑再三,只买了几枚最普通的,价钱便宜的。

从雨花台回来,茅盾又来到书店里,他看到书店里摆放了许多书,很是高兴,不知看哪一本好,看了一会儿,他翻到了一本古人刘义庆编写的小说集《世说新语》,就站在书柜旁,津津有味地看起来。一个个新鲜有趣的故事把茅盾深深地吸引住了,不知不觉天色暗了下来。书店里亮起了灯。茅盾在昏暗的灯光下继续看着。

几个同学找遍了整条街,终于在这家小书店里找到了茅盾,他们催促了好几次,说老师已经在火车站等了很久了。茅盾这时才合拢书,掏钱把书买了下来。接着,又挑选了另外几本书,然后和同学一起离开了书店。

在回学校的火车上,同学们都是有说有笑的,谈这次旅游的见闻,有的还打起了扑克。只有茅盾一个人静静地坐在一边认真地看《世说新语》,两天的路程,他居然把这本书读了两遍,他说太喜欢这本书了。

回到学校后,他向同学们介绍这本书,他说自己通过读这本书,知道了中国历史上的许多引人入胜的故事。增长了见识,让同学们也来读一读。

因为茅盾从少年时代就热爱读书,他在学校里的学习成绩非常好,每次考试都是名列前茅。以优异成绩考入初中和高中,高中毕业后,被学校派往日本东京留学。后来他坚持博览群书,并坚持练习写作,终于成为一位伟大的作家。

{名人小传}   茅盾,原名沈雁冰,浙江人,1896年生,青年时代曾东渡日本留学,现代著名作家。一生写了大量的文学作品。杰出的作品有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长篇小说《子夜》和散文集《雷雨前》、《白杨礼赞》等。茅盾去世后,他将自己的稿费25万元,捐赠给中国作家协会,作为长篇小说的文学奖励基金。由此中国建立了“茅盾文学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