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汽车产业是四川支柱产业之一,经过多年发展,产业规模不断壮大,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呈现出市州争相追赶汽车产业发展热潮景象,虽部分地区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存在汽车产业园区建设“重量轻质”现象突出,为建而建,核心技术、创新能力、产业规模等存在诸多问题。本文重点从全省汽车零部件发展现状、发展趋势以及市场前景进行分析,对有建设汽车零部件产业园区意愿的地市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汽车零部件,配套率,市场空间 近年来,我国汽车产业发展势头迅猛,四川在引入一汽大众、沃尔沃、丰田等龙头汽车制造商后,逐步形成了以成都为中心,绵阳、南充、资阳、眉山、内江为支干的产业集群。随着一大批汽车零部件企业入驻,零部件产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汽车产业一步步成长为四川省核心支柱产业之一。具备汽车生产制造产业基础与资源的地市,争相追赶汽车产业发展热潮,部分地区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汽车产业园区建设“重量轻质”现象突出,为建而建,核心技术、创新能力、产业规模等存在诸多问题。本文旨在分析全省汽车产业发展现状、产业布局等,以及对未来汽车产业发展前景进行判断,对有意愿投入建设汽车零部件产业园区的市州提供一定参考意见。 1 发展现状 (1)全省总体情况 全省汽车及零部件生产企业超过1000家,其中整车企业21家,包含一汽大众(成都)有限公司、四川一汽丰田汽车有限公司等龙头车企,成都地区汽车产量占全省比重达到90%以上。其中,一汽大众(成都)汽车产量占全省60%有余,吉利等排名前列的整车企业产量达全省近85%。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化实施,四川汽车零部件产业规模不断壮大、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截止目前,四川汽车零部件主营收入已突破1000亿元,相比2007年增长十余倍。 (2)省内部分汽车产业重点市发展情况 ①绵阳 绵阳市依托四川绵阳汽车产业园为平台载体,整合安州区、高新区、经开区现有汽车整车及零部件产业基础,着力在全省打造成仅次于成都的汽车产业生产基地。汽车产业园分两期实施,一期重点发展以建成区为核心的汽车产业集聚区,规划面积15平方公里,二期重点推进安州区汽车产业预留区建设。 ②眉山 眉山是四川省八大装备制造工业重点市之一,全市装备制造规模以上企业120多户,年产值近300亿元。其中,汽车零部件配套企业40多家,是全国汽车和摩托车齿轮、发动机缸体、刹车盘、汽车支架、皮带轮、变速箱、铝轮毂等基础件的重要产地之一,长期为通用、宝马、大众、吉利、东风等国内外知名车企,以及广西玉柴、博世、云内动力等关键零部件企业提供配套服务。依托龙头企业德恩机械、中车丹齿在技术创新、人才培养方面的带动力,逐步成长为全国最大的标准传动件生产基地。 ③内江 全市已有汽配各类企业240余户,涵盖冶炼、铸造、锻压、机械加工、热处理等生产工艺,覆盖汽车发动机、传动、制动、转向、行走、内外饰、电器仪表、安全防盗等配套体系,具备四个大类、八个小类的汽车零部件生产能力,已成为全市规模第二大的支柱产业。部分零部件在国内占有重要市场份额,如在全国范围内其车用曲轴产量占比达12%以上;车用弹簧、后视镜、车架前景广阔;减震器产量在国内位列前茅。 ④南充 南充市汽车产业重点整车领域主要涉及轻中型载货汽车、客车、改装车等,以发动机、车桥、车身及覆盖件、钢圈等关键零部件为配套的关联性产业链体系逐步形成。吉利四川、嘉宝汽车、中专汽车等整车生产企业相继入驻,具备年产5万台整车(含改装车)的生产能力。作为全省重要清洁能源车产业核心布局地之一,正全力建设川东北新能源汽车示范基地。 2 汽车零部件产品种类 汽车零部件是汽车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基础,位于整个汽车产业链的中段位置,主要包含发动机、传动、制动、转向、行走五大系零部件以及车辆照明、汽车改装、电器仪表、汽车灯具等辅助性零部件产品类型,涉及发动机、变速换挡操纵杆总成、刹车片、转向节、火花塞、仪表灯、驻车制动器总成等100余种产品。汽车产业链上段涉及的行业较多,主要包含钢材、橡胶、塑料、电子元件等,其中钢铁等产业在经济建设中举足轻重作用,零部件行业提质增效对该类行业将形成有效带动;下段为整车制造公司及其零部件配套供应商。 3 汽车零部件发展趋势 (1)采购全球化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加速,产业发展协同化趋势愈加明显,在汽车产业体现尤为显著,各整车企业将更多精力集中于关键技术研发与攻关,注重与生产制造商协同配合,不是一味将全产业链设计、生产、销售集于一身,而是注重减少零部件自制,实施全球采购战略,有利于节约生产成本,更大程度提升生产效益。采购全球化已呈不可逆之势。 (2)零部件系统集成化与模块化 通过突破传统设计和工艺方案,实现汽车零部件系统的集成化、模块化,即将原来需要一系列零部件独立完成的功效,统一到模块组件,达到由一个模块组件更替一系列零部件的技术能力。汽车零部件体系的集成化与模块化有利于减少资源浪费,提升零部件有效性与安全性,对汽车整车轻量化发展提供有力的解决方案。 (3)节能环保新技术应用 2017年以来,国务院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多次专项环保督查工作,将环保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传统燃油车辆尾气排放对自然环境破坏较大,造成大气污染。伴随汽车保有量增加,环保问题将日益突出。随着新一轮汽车产业颠覆性革命,以特斯拉、BYD等车企实施的新能源电池汽车、混合动力汽车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技术日臻成熟,逐步推向市场,电子化和智能化设计以及汽车零部件再制造技术等得到更加广泛应用,节能环保技术将是汽车整车与零部件发展的目的地。2017年,我国新能源汽车累计生产已达50万辆,节能环保大势所趋。 4 汽车零部件市场前景 (1)汽车保有量增势迅猛 四川是全国人口大省、西部经济强省和经济高地,为我国西南门户。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汽车产业发展,随着汽车产业规模不断壮大,汽车保有量也由2007年的183万辆增长至2017年的近1600万辆。与全省人口结构与总量相比,该保有量还处于较低水平,容量空间较大,还有极大潜力。 (2)本地汽车零部件配套率低 四川地区虽引进了多家知名整车汽车品牌,但大部分零部件主要市场份额被博世等外资企业占据。而汽车产业核心技术主要集聚于零部件,由大多数省外企业所掌握。夯实汽车零部件产业基础是做强汽车产业的根本,整车组装做得再强,不能将汽车产业强大的关联带动效益完全释放。一台轿车有超过5000个零部件,整车制造的上游有着更庞大的发展空间。按照国际通行标准,汽车行业整车与零部件规模的比例可达到1∶2以上,而四川目前仅为1∶1左右,后期潜力空间较大。 (3)汽车后市场空间巨大 四川汽车保有量庞大,并且逐年以较快速度增长,汽车零部件生产销售前端和售后服务后置市场将随之扩增。我国汽车产业发展方向将逐步由生产销售朝汽车后市场进行扩展,四川省也势必瞄准庞大的汽车后市场,加大相关培育工作力度。 5 零部件生产准入条件 (1)川内知名汽车制造商采购对象 一汽大众(成都)、一汽丰田等核心整车制造厂均采用集团统一招标,定点采购。变速箱、电控零部件等核心零部件供应商基本稳定,部分零部件由成都公司自主采购,多数产品优选在其周边建立的零部件企业。目前成都经开区共有产业链零部件厂家100余家。四川省在统筹规划时,将依托重点整车企业所在地,围绕做强做长做全产业链条,针对各级零部件制造商、配套企业及基础元器件企业,打造零部件集聚区,不断提升本地配套比率。 (2)汽车零部件相关产品资质认证 2002年,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对机动车相关产品推出3C强制认证制度。按照规定,需要认证的机动车零部件产品目录主要包含汽车整车、摩托车、汽车安全带、摩托车发动机、机动车辆轮胎、汽车安全玻璃、机动车灯具产品等。 其余部分汽车零部件,如机动车制动系统、摩擦材料、汽车V带等实行生产许可证制度,满足ISO9001、2000等一系列行业质量标准体系。 6 汽车零部件产业建议 (1)强化规划设计 聘请第三方专业机构从自身资源禀赋、产业基础、交通区位、配套半径等方面对本地建设汽车零部件产业园进行风险评估,撰写实施方案与报告,科学评价本地产业园区发展汽车零部件可行性。科学编制产业园发展规划,强化顶层设计与规划引领,明确本地汽车零部件发展重点方向与目标。 (2)强化专业指导 聘请国内外产业协会、知名高校、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建立汽车产业专家智库,为当地汽车产业发展提供必要智力支持与技术支撑。充分利用专家智库智力资源,形成以专家引项目,项目带人才的良好发展格局。 (3)强化对外合作 寻求与省内知名整车企业或著名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合作,力争为其提供三级或四级配套产品,若园区启动实施,力争在建设初期使有意向汽车零部件企业入驻,保证园区内企业产品产有所销。 (4)强化人才引进 汽车产业是技术密集型产业,对专业人才的依赖较大,应加大对专业人才的培养与引进,着力引进一批专业骨干团队,为汽车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7 结语 四川省汽车产业取得了较大发展成效,发展空间广阔。但各地在开展相关产业布局过程中应切实结合本地资源、产业基础及技术优势,不能一味跟风发展。以上对汽车零部件发展趋势、市场前景的分析充分结合了四川汽车产业发展实际,提出的工作建议对各地开展汽车零部件产业布局具有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王意东,彭忆强,程波.四川汽车零部件产业的发展成就、存在问题及对策[J].西部经济管理论坛,2015(4):74〜75. [2]蔡云,黄朝阳,黎青松.四川省汽车产业发展分析与研究[J].西部经济管理论坛,2011(3):38〜39. [3]郭焱.战略联盟是汽车零部件企业做大做强的有效模式[J].汽车与配件,2006结语(11):16-18. [4]王大军.从冷链物流需求看冷藏车市场发展[J].专用汽车,2018(5):37〜3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