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有时候会看到,硬币的边缘有规律的一道一道的刻痕。这些锯齿状的刻痕有一个正式的名字,叫做“边齿”。 为什么设计者会在硬币的边缘设计锯齿呢?难道是为了好看?又或是为了拿在手上不容易滑落? 硬币边齿,其实最初是大名鼎鼎的科学家牛顿设计的。 当时的铸币过程是这样的:金属首先经过依靠马力转动的切割机的切割,然后再借助工匠的眼睛和双手将其打造成圆形银币并印上图案。 这种银币的表面只在中间标有币值,而四周并没有特殊的记号,因此有人会偷偷将银币剪掉一圈之后再脱手。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牛顿便发明了边齿,即在硬币的边缘刻上有规则的刻痕。如果有人试图剪下银币的一部分,必然会破坏硬币的边齿。 人们可以很简单地通过硬币的边齿是否完整,来判断这个硬币是否被人动过手脚。所以硬币边齿的最大功能实际上是防伪。 边齿的铸造技术也一直在进步,比如说我们上世纪90年代铸造的梅花五角的边齿就是间歇性边齿。 一些生肖纪念币的边齿则是长短间隔的斜边齿。 没想到吧,小小的硬币竟然还有如此多的奥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