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方:桂枝(去皮)三两,芍药四两,甘草(炙)二两,人参三两,大枣(擘)十二枚,生姜四两。上六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本云:桂枝汤,今加芍、生姜、人参。 〖方解〗于桂枝汤加人参、生姜健胃,增芍药以养液,故治桂枝汤证胃气沉衰、津液不足、心下宿硬而脉沉迟者。 【歌诀】新加汤增芍姜量,更添人参使胃强。汗出身痛表里虚,扶正祛邪效能彰。 【解读仲景原文】 《伤寒论》第62条:发汗后,身疼痛,脉沉迟者,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主之。 〖解读〗发汗后身疼痛,为外未解,治疗应当用桂枝汤再发汗以解之。但脉见沉迟,为胃气内虚,津液不足,只用甘草、大枣平淡之品已不能振兴,故加补中有力的人参和温中健胃的生姜以复胃气,更加芍药以养津液。 〖按〗表证而有里虚之候,治疗必须扶里之虚,才解外之邪。若只着眼于表证不解,连续发汗,表热虽得一时减退,但不久反复如故,此时惟有用本方法,健胃于中、益气于外,邪自难留,表乃得解。 若执迷不悟,见汗后有效,反复发汗治疗,必然使其人津液内竭肉脱而死。本条所述,只是脉沉迟,里虽虚但尚未见阴寒重证,故治疗宜本方。假如另有厥逆、下利等证,本方则不能再用,应按先救其里,后救其表的定法治之,不可不知。 【讨论归经】身疼痛为太阳表未解,脉沉迟为里虚寒,人参、生姜温中健胃主治在太阴,增芍药辅佐生津血,故本方证当属太阳太阴合病证。 【临证思辨】本方证辨证要点,为桂枝汤证身疼明显、胃气虚、脉沉迟者。本方证常见于急性病后期,或各种慢性病中,当有表证和胃气虚症状时,可进一步细审是否有本方证。 如治验例:宋某,女,35岁。2个月来,每日下午发热身痛、头痛,两臂及背拘急酸痛,发热后汗出恶风明显,纳差,乏力,舌苔白润,脉沉迟。此属胃气沉衰,精气不振,营卫不固,以致外邪久客不去,故拟建中益气、扶正祛邪之法,予桂枝加芍药生姜人参汤:桂枝10克,白芍12克,生姜12克,炙甘草6克,大枣4枚,党参10克。结果:服1剂后,发热向后延时,且时间缩短,3剂后热除,诸症悉愈。 解读张仲景医学 经方六经类方证 第2版 主编:冯世纶,张长恩 |
|
来自: 彼案 > 《感冒.烧.咳.湿.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