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律 · 五塔寺秋 上平八齐 心清迹然 五塔沐秋霓, 烟横白石溪。 霜晨真觉鼎, 秋暮晚钟鼙。 翁仲披金甲, 千僧佛像跻。 倚阑银杏老, 风雪故人西。 20171202 五塔寺也叫真觉寺 小隐隐于野,大隐隐于市。塔坐落在西直门外长河北岸。 许多北京人未必去过。想游览就打听石刻博物馆好了。塔就在热闹非凡,游人如织的动物园的后面。 身居闹市,自僻宁静。 寺内高石台上有五座小型石塔,五塔寺金刚宝座塔是印度佛陀伽耶精舍形式的佛塔。堪称为明代建筑和石雕艺术的代表之作。 门口的石狮子精美细致,生动威武。 清王朝建立后,乾隆为给其母做寿曾两次重修五塔寺。乾隆二十六年是当朝皇太后七十大寿,进行了全面修葺,并请来一千名喇嘛念经,各国使臣都进贡了寿礼,头戴红顶花翎的大臣们奔波于殿前塔后。 五塔寺前有两棵巨大的银杏树。高25米,干周长5米,是明代建庙时种植的,距今天有六百多年了。这两棵银杏树,高大挺拨,树姿优美,金秋时节,满树金黄,在秋日灿烂的的阳光下,映衬着金刚宝塔,是一道秋日美丽的风景线。 中央那座塔比较大,塔座南面正中刻有一双佛足,是佛的象征,有“佛迹遍天下”之意。我国有10余处佛足,北京地区则只有这一处。 为了保护文物,现在已不让登塔,所以佛迹看不到了。 石享堂,是为祭祀死者而设。清康熙十四年(1675),康熙帝为和硕显亲王富寿墓地建造的石享堂被安置在亭子里,是一座由30余块雕刻精细的石雕组成的石仿木结构建筑,极为精美。 翁仲,原本指的是匈奴的祭天神像,被当作宫殿的装饰物。号曰“金人”、“铜人”等。后来专指陵墓前面及神道两侧的文武官员石像。 须弥座至宝座顶分成了5层,每层挑出石刻短檐,四周刻有佛龛。除了宝座内的4尊佛像外,宝塔还刻有1561尊佛。 有摄影者带着的水晶球,将其放到自拍架上,蹭拍2张。 沿着河(原名长河)的北岸蜿蜒东去,前行不多远就到五塔寺。现在是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五塔寺的大门正对着的就是河,河里不时有豪华的游船和快艇驶过。 |
|
来自: 木香草堂 > 《亭 楼 阁 塔 关 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