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在现代,还是在古代,“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每一个家长的共同心愿。在宋朝时期,曾出现一件“奇怪”的事件,有位年轻人高中文状元,并善于射箭。但他为何却遭到母亲“无情”的嫌弃呢?当你看到他的家谱后,便明白真正的原因了。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 提到“陈尧咨”,也许相信各位读者会感到陌生。但你一定对《卖油翁》有印象,而“陈尧咨”便是这篇文章的主人公。 在《卖油翁》中,作者并未用夸奖的语气形容卖油翁,反而通过双方的对话,描绘出卖油翁虽身怀绝技,却谦虚谨慎的性格,并侧面告诉读者:实践出真知,熟能生巧。难道在现实生活中,陈尧咨的人设便是沾沾自喜,轻佻孟浪之人?还真的错了! 陈尧咨是北宋阆州阆中人,他从小便聪明伶俐,惹人喜爱。宋真宗咸平三年,陈尧咨高中状元。在宋朝,中状元是很困难的一件事情,因为宋朝实行的是“扬文抑武”的政策,所以,平民百姓想要进入官场,必须要努力读书,不能松懈。而在北宋年间,才子辈出,想要从成千上万个人中脱颖而出,并不容易。 日常生活中,陈尧咨还是个“神射手”。根据《渑水燕谈录》记载:“善射,百发百中,世以为神,常自号曰‘小由基’。”这句话中的“由基”指的是,战国时期楚人养由基,有百步穿杨的本领。也就是说,陈尧咨的射箭技术非常高超。 紧接着,一件“奇怪”的事情发生了,儿子文武双全,母亲不应该感到骄傲和自豪吗?可陈尧咨母亲对儿子的态度恰恰相反。原来,陈尧咨遭到母亲嫌弃有两点原因。 一、重文轻武 在前文,小编已经提到宋朝重文轻武,也就是说,陈尧咨的射箭技术再高超,他也无用武之地,射箭只能锻炼其身体,炫耀技巧,不仅不能为自己赚来名声,也不能给家族带来荣誉,所以,陈尧咨的母亲,认为这项技能没有用,是一夫之技。 二、家族榜样 陈尧咨是陈省华的第三个儿子。通过翻阅相关资料,我们得知陈省华是曾官至左谏议大夫,负责过最高一级的财政管理工作,绝对是人才。 除了父亲外,陈尧咨的两个哥哥也在朝廷中任职。大哥陈尧叟,是端贡二年已丑科的状元,曾当过北宋宰相、太子太师等要职,深受皇帝重视。二哥陈尧佐,是进士出身,北宋著名的水利专家,他曾提出过“下薪实士法”,防制钱塘潮,并取得明显的效果,同时,他还是一位文学家,有文集30卷,如《宋文鉴》、《舆地纪胜》等。 越优秀的家族,越会吸引到优秀的人,陈省华的女婿傅尧俞,也是位状元,为官员三十载,曾为仁宗、英宗、神宗、哲宗效力过。陈家父子四人都是进士,加上女婿又构成三个状元。这样的豪华家庭阵容,你怕了吗。 一个人是否优秀,得看和什么人比。陈尧咨和同龄人相比,他必定是佼佼者。但放在家族中,他的地位就只能呵呵呵了。正因如此,陈尧咨才被母亲嫌弃。如果宋朝不是重文轻武,陈尧咨在“保家卫国”的道路上必定会有一番大作为。但当时的社会情况并不允许,所以,他徒有一身本领,只能当一个少人知道的角色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