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吃、痛哭、看剧、找异性……心理师七个私人减压法

 昵称535749 2019-04-18
发布时间:2019-04-16

文章封面
作者:朱佳
来源:朱佳的假不正经(ID:mediya1127)

懂得用痛哭一场来拥抱自己

从呱呱坠地的一刻,生存压力就此拉开序幕。如何有效减压,作为咨询师怎么处理自己的压力——这是我常常被问到的问题。

身为职业心理咨询师,有专业减压方案,也有私人减压攻略。

 一、吃 

首先,吃是一个很灵的办法。

不可否认,吃使人感到愉快,尤其荤食和甜食——两者都是人类进化过程中,被大脑预设为“好”的食物。

研究表明,高脂肪可以刺激大脑的“快乐中心”,葡萄糖则给大脑补充能量以控制情绪。备感压力时,吃确能帮助缓解,而且迅速起效。

我做咨询师十三年,吃一直是最简单的减压方案。我有一个习惯,每次咨询结束,会下意识找东西吃,尤其是林恳不吃的零食;我经常工作到深夜,临睡前会像老鼠一样在家觅食;每周末,总想出去吃一顿,目的很简单,为了放松。 

我经常跟林恳爹说自己“欲求不满”——这话有歧义,但他很了解,我的意思就是想吃点什么——心理咨询要不断掏空自己,填补他人的空洞,所以,即便我很少受案例本身干扰,压力却不能幸免。

吃可以有效减压,但也有问题。当你特别依赖某个办法,有时会成瘾,导致失控,产生新的焦虑和压力。

性质类似的“减压”方案,可能发展出购物狂、抽烟、网瘾、酗酒等成瘾行为。

这十多年,我的体重一直下不来(162/120),跟上述习惯有关,这一点,我对自己也不满意。压力一头减下来,另一头又升上来,跷跷板一样。

今年,我开始正式健身,特地找了一位私教,是想更有效地管理自己,以及更安全地吃。

重大打击才会吃都吃不下。

能吃,说明压力是常规值。  

 二、倾诉

遇到自己不容易解决的烦恼和压力,我会跟林恳爹说一说。我们之间是朋友式的爱情,磨合多年,注重合作,像朋友一样相处,亲密感比较好,互相的自我开放程度高,绝大部分想法可以跟对方讨论,不用担心不被理解和接纳。

配偶是我们最亲近的人生旅伴,也可能是最长久的合伙人,如果相处得好,会带来很深的安全感。要知道,如果离你最近的人都不清楚你怎么回事,你跟身旁的人都不能袒露真我,你的压力当然高。所以,我主张好好耕耘婚姻关系,让配偶成为可以交谈的人。

除此以外,偶尔我会跟我一两个男闺蜜说一说,不会太多,一年最多一两回,我个人不太爱跟别人去谈论自己。跟女朋友们,我讲得更少,因为我的女朋友们都更依赖我,有事喜欢找我,一来彼此形成这个习惯,二来她们提供的实用型建议有限。

为什么选择跟异性倾诉呢——我觉得男性的思维方式,对我是种补充。女性喜欢一起吐槽,互相给与情感支持,建立紧密关系,等等,这也很好。但在我的工作中,已经存在着很多特别的关系,每一组咨访关系都十分独特,女性来访者比重又高,女性之间的互动在我并不缺乏,因此,我已经不太有那种建立同性关系的强烈诉求。

于是,我更想获得理性的男性的建议。固然男性不大可能给我很多情感上的安慰和支持,对我的理解也不像一个同性那么到位,但他们给到的是思路上的开拓,男性专注解决问题(女性首先释放情绪)的行为模式也值得借鉴。

另外,倾诉对象非常重要。不要找听不了你两句话就打断你,开始指手划脚的人、不要找喜欢批评、强调自我正确性、不善于理解、大惊小怪、藏 不住话、比你更焦虑的人。

倾诉本身是很好的减压方案,但讲究对象——得是不错的倾听者,没有合适人选,不如不说。否则,你会更挫败、更压抑。

 三、看剧

看书当然好,但要说减压方案,对我来说看书不如看剧。我看美剧多,英剧日剧韩剧也看,国剧好的也收,只要好剧,都不排斥。

为什么看剧减压呢?说白了,看剧我不动脑子。其实,我相信我入眼的剧不至于脑残,真正好剧,需要脑子,只是这种程度的动脑子,和我的工作相比并不耗神,反而更像放空。

我偏爱罪案剧,情节往往离生活很远,但我平时工作里直面的人生百态,也不寻常——“服毒”多了,难免“麻木”,看看更离奇的,刺激大脑,算以毒攻毒——大部分剧情,我不至于害怕,或不可思议,所以能放空。

我有个看法,你把一个人的生活铺开,他十年里发生的重大事件,专门挑出来放在一起——初恋女友离开,自己出车祸,母亲去世,老婆出轨……是不是很狗血?电视剧经常让人觉得不接地气,因为它只讲那些特殊事件,省略了日常琐碎,今天出完轨明天出车祸,所以狗血。而现实生活里,两件事间隔一年半发生,你不会觉得奇怪。

电影电视剧,只能用有限的时间讲述几年几十年,但真正的好剧,多离奇的故事,都讲到让人相信。不谈减压,好剧也值得一看,等于在看他人(编导演)的智慧。

推荐一个完结美剧:《绝命毒师》。


神剧一枚,讲一个人生失意的中学化学老师和他混迹街头的辍学学生,二人的制毒贩毒之路。此剧借用一个荒诞剧情拍出了十足的现实感,讨论达到的生活广度、人性深度很罕见。

它的剧情跌宕起伏、一气呵成,细想非常离奇,但又会深信不疑。此外,它每一季水准十分稳定均衡,一直保持在高段位上,没有尿点、败笔和烂尾。

看书和看剧,或欣赏任何艺术作品,观者都有一个艺术再加工的过程,差别是它提供给你的想象空间的大小。文学类书籍用文字创造时空,所以更广阔,更有赖于读者自身的填充;影视剧用视觉听觉创造时空,更刺激,但想象受到局限。

好剧和好书一样,往往探讨人性。有些韩剧,貌似脑残,却也值得一看。不少韩剧都用到一个心理学概念(或经典套路):自我开放。

你会觉得这人物超级讨厌,但忽然之间,你接受了他,为什么——他开放出自己的内心放在你面前,你看到他的真我,看到他面对真我的坦率,虽然丑陋,却真实,而且勇敢。

试试看,这样面对自己,你也可以。  

 四、写作  

写作是我自己特殊的减压方案,能把所感所思形成文字,就像把东西整理过一样。

把书桌顺整齐,把衣服叠好放起来,是不是心情也会变好——特殊的感悟,纠结的人事,都需要整理。

写作是个良方,能让自己清醒。原来零碎的思想,片断的体悟,整理成文之后,即便没有读者,也会产生自己独有的成就感,而那些个褶子好像也被抹平了。

我一直觉得,写作、写书不难,出版和推广的各种琐事才叫人心烦。如果不抱持功利的目的,写作是一件从心所欲,自由度比较高的事,可以用文字充分面对、诠释与释放真实内心,对抗现实压力。

前一段我在赶书稿《非常规育儿经》,编辑天天催,我又慢需要人催,日子其实不好过。当然,写作讲究状态,最好有完整的时间,适当的心绪。赶书稿某种角度就跟偷情一样,老偷个时间来写,匆匆忙忙、慌慌张张、断断续续的,其实不太舒服,不太尽兴,还不如偷情(科学严肃脸)。

有没有状态,写作的过程总是孤独而艰苦的。不过呢,写好一篇,内容完整,表达到位,自己比较满意时,会如释重负——无论你想一吐为快,还是曾经如鲠在喉。

但写作不是快捷的减压方式,它是静态的,需要时间,需要全身心投入。

五、痛哭 

我的私人减压法,最后一条,是痛哭。

每隔一段时间,我都会放声大哭一场。有时候情绪积压了,一个点一句话触发;有时候看剧看书,某个情节戳中;还有时候,我会无缘无故坐在地上,背靠着墙,开始痛哭——我家一大一小两个男人都知道,妈妈今天压力大了。

人是需要释放,并且要允许自己释放的。

我们要允许自己做一个普通人,你老要求自己这个必须好,那个不能错,背负好多人为、自找的压力,主观这样想,客观达不到,落差更大,挫败感更强。其实你做不到,也没有人要求你做到,或强求你完成。

我还不那么强求自己。方向要有,不是说我反正做不到干脆不做——而是,我试试吧,努力吧。如果最近压力高了,那我就承认,我很普通,遇挫难免,心情不好很正常,需要哭一哭。承认脆弱,本来就是一种强大。

有来访者告诉我,十年来没哭过一次,不是不想哭,是哭不出来,那么,需要一点刺激。

找个让人哭得像狗的电影来看,别看跟你的情况关联密切的,失恋了看悲剧言情片,看完更郁闷,最好看关系远的。

比如二战集中营题材,推荐一部难得的悲喜剧《美丽人生》,贝尼尼自编自导自演;比如同性恋题材,推荐《断背山》。

无关时间、地域、事件,人类的感情都是共通的。

不建议每天哭哭啼啼,边哭边怨天尤人,用哭当武器的做法,那不减压。单纯的,爆发式的,放声大哭,效果最好。

无关性别,不论男女,如果你愿意打开自己,哭并不难——放下心防,接纳真我,懂得用痛哭一场来拥抱自己。

你可以更加强大,但你不必坚不可摧。

六、合理认知 

接下来,说说作为咨询师,我的减压方案。

尼采说:凝视深渊过久,深渊将回以凝视。这句话或可形容我日常的工作状态与压力。

合格的咨询师,首要的一条,认知合理。作为认知流派的咨询师,我强调这一点很自然,但这也是心理学其他流派所公认和推崇的。这里,不要求认知绝对合理,是说很大程度上看待世界和自我比较合理。

有了合理的认知,容易面对和接纳客观世界,包括自己的生活,包括各式各样的来访者和案例;遇到事情糟了,情绪高了,容易在有限的时间里消化掉,度过难关。

要问我个人的“信仰”,我的信仰是合理认知。

面对黑暗,你既不能化身黑暗,被它同化,你也不能全然抗拒,不承认现实,该怎么办呢——接受它。

接受它,不是认同,是清楚它的存在,了解它存在的原因,明白它和光明一样,存在是种必然。

怎样做到合理认知,内容很深,在这儿不展开说,过往本号一些推送有所涉及。

各位有兴趣可以去查相关资料,或寻求认知学派咨询师的专业帮助。

七、渡人先渡己 

作为职业咨询师,减压或解决自身问题,会有专业优势,比普通人多掌握有一些具体的减压方法,比如认知行为疗法中“合理情绪疗法”的纸笔作业,及针对性地选择各种行为疗法。

我曾经不止一次有过心理异常,年少时的强迫症,30岁不到时的身心障碍的失眠症,从记事起直到32岁才真正解决的演讲恐惧症……这些心理障碍最终都自愈了。

前两者是自己琢磨出办法,后来发现自己的心得和心理学疗法息息相通,感触很深。演讲恐惧症则是成为职业咨询师之后,下决心突破自己,运用恰当的认知——行为疗法一次性解决。

心理咨询,助人自助,努力解决自己的问题,是成长,也是训练。如果我完全无法解决自己的问题,去陪伴别人解决问题也会倍感无力。

经常听到来访者说:“朋友有事都来找我,在他们眼里我一直很强大,能帮别人出谋划策,但我自己的事,自己却解决不了”。这话很说明问题,指手划脚评头论足,对置身事外的旁观者其实不难。

只有你解决了自己的问题,你真正看见过自我,面对过黑暗,经历过绝望,最终走出来了,豁然开朗,你才知道那个艰难困苦的过程是怎样的,才能真实了解他人的感受,更好地共情,知道每个人都不容易。

另一方面,你更有信心,因为你曾经突破过,有可贵的第一手经验,既了解理性方案,又有自己的感性体验。

渡人难渡己,这里的“难”,是我个人认为的职业咨询师必经之路。

不是我这个行当的,隔行不隔理,先努力为自己的认知情绪行为负责。

压力

与生俱来

如影随形

面对它是勇气

解放自己是智慧

作者简介:“朱佳,十四年职业心理咨询师,10200小时累计咨询时间,以毒攻毒的女老司机、跨界作家、林恳他娘。新书《非常规育儿经》即将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本文经授权转自其微信公众号:朱佳的假不正经(mediya1127)。

编辑:Spencer  陆雯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