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远嫁,远嫁于离家几千里地的地方,一年回家两三次,多的三次,一般一两次。曾以为爱情就是天,交通这么发达,地球变小了,哪里还要这么在意距离。而今:我想对单身的女性说:最好别远嫁。我的老公:人很好,他人眼中的模范老公,好爸爸。对我,对孩子,对家庭尽最大能力来照顾。虽说我们婆媳之间也曾有过鸡毛蒜皮的摩擦,老公虽然孝顺他妈却也从不无原则的迁就他妈,经常是站在我的立场考虑问题,曾听到老公对他妈讲:你想想这要是我姐,你会怎样怎样想。嫁给老公这个人,是值得的。渐渐理性的来看待远嫁这个问题是经历着家里的亲人的逐渐苍老,而我,除了打电话问候和一年两三次的回去,其他的真的无能为力太多。追随了爱情太多,注定要亏欠亲人一些。 总以为老这个话题是很遥远的,可是,随着姥姥,奶奶都渐渐的离不开人照顾,妈妈身体也渐渐各种不舒服,原来,岁月已经无情的碾压过来。 我的姥姥,四个儿女,我妈和我姨妈、我两个舅舅。印象里姥姥是个能干的人,我小的时候,姥姥照顾我们这些孩子还照顾家里的十来亩地以及我的姥姥娘姥姥爷,姥爷在县里的厂里工作,好像一周才回来一次,家里里里外外都是姥姥操心,本来姥姥也是在工厂里,我妈和姨妈小的时候都是请奶妈带着,后来我想是这个家里真的需要人来照顾也许姥姥就回家来了吧,记得姥姥说过就算种地也要做个种地的好手。姥姥种地,照顾家里,一切都安排的井井有条。姥姥爷、姥姥娘、姥爷陆续离开。记得姥爷刚刚离开的时候,姥姥对要留下来陪她的孩子们说没事,都回去。姥姥一个人住一个院里,依旧辛苦的劳作,依旧节俭,不舍得吃好的,不舍得穿好的,我们买去的吃的穿着也常常放着,牛奶过期也是常有的事。有点头疼脑热的小毛病也从来不在意,还会走几里地的路,我们一直都觉得姥娘身子骨挺硬朗。直到16年底的一天,姥娘高血压上来突然走不了路,送去医院之后,几个月的治疗之后,姥姥左半部分身体还是偏瘫了,生活不能自理,姥姥的四个儿女开始轮流陪护,舅舅也常常给姥姥按摩,我们依旧怀有希望觉得姥姥能通过锻炼能坐起来或者坐到轮椅上能出去晒晒太阳。进入第三年了,姥姥没有坐起来,我们逐渐接受现实:一个80多岁的人康复真的是希望微乎其微了。我常常在想这么好的人老天为什么没有厚待,为什么还要遭受疾病的折磨。姥姥带大的我,因为距离的遥远,一年也仅仅能看几次,每次回去就那么几天,就算天天去看姥姥,又有几天,而且往往是想陪姥姥,看看奶奶,多陪陪父母,时间真的好少好快。 我的奶奶,五个儿女,我爸和四个姑姑。印象里奶奶也是个能干的老太太,从我记事起,就没有爷爷,听说是我爸他们还小的时候我的爷爷就走了。奶奶一个人拉扯大五个孩子也是不容易。我从小跟奶奶住,印象里,她每天很早就起床,做饭蒸馒头,街里遛弯,走来走去也硬朗的很。我们长大离开家,我们结婚,我们有了孩子。后来奶奶逐渐驼了背,弯了腰,用上拐杖,自己还能做点自己想吃的饭菜。后来,姑姑和爸他们去做饭,晚上有人过去陪。直到上周奶奶走来走去的时候摔倒,也需要人一直照顾。 妈呢,身体也不太好,常常也是这里不舒服那里不舒服,老年人的毛病也渐渐出来。这次回去突然感觉怎么这么多白发,再一次回去又发现怎么走路越来越慢了。你会发现你想多陪陪父母的愿望变的近乎有点奢侈,因为距离远,你来回一次不方便,小的假期折腾在路上。而你的父母逐渐苍老,动作越来越慢,坐车也渐渐变的不便。当你的亲人真的生病的时候,你想看看的时候,就算交通再发达,从南方一个城市到北方一个城市也不是你想走就走的,这个时候你就会觉得哪怕离家几个小时的车程也是好的啊。甚至开车两个小时的距离都不叫距离了。 准备远嫁的姑娘们,请三思。 |
|
来自: 昵称60780020 > 《文件夹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