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0-没诚信的人:原谅你很容易,再信任却很难

 谢汶青396 2019-04-18

原创内容 抄袭必究

文:谢汶青

图:来自网络

1

“孩子,你在做作业吗?”

“妈妈我在做呢?”

“你真的在做吗?”

“妈妈,你怎么不相信我呢?”

“因为你打着做作业的幌子干过很多与学习无关的事,妈妈已不信任你了。”

 “我这会很困,我想睡会,你一会儿能不能帮我把洗衣机里面正在洗的我的衣服晾一下?”“好。”

午睡起来,我的同事A第一时间跑到洗衣机查看,发现他的衣服已经洗好但还在洗衣机里面扭缠在一起。

他告诉我说,他当时立即去质问自己的老婆:我就知道我不应该相信你,你本来就是个没有信用的人。

在我们的生活中,在我们的身边你是不是也有这样的亲人,这样的事例呢?我们大多人会选择原谅他们,但是再信任已经很难了。

原谅一个人是容易的,但再次信任,就没那么容易。

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那篇在微信圈被转载疯了的文章《罗一笑,你给我站住》。

文章中,一名父亲记录了患上白血病的儿子罗一笑在患病期间的小故事。文章写的深情款款、发自肺腑,充满了一个父亲对女儿的爱意、悲伤和期望,我读时还流下了感动的泪水。

这位父亲拒绝了公益基金的帮助,选择以“转发文章一次就为罗一笑捐赠一元”的方式来为孩子募捐善款。

一时间,成千上万的好心人开始在微信圈中疯狂转发这篇文章,并通过打赏的方式表达自己的爱心。短短几小时内,大家筹款的金额就高达250余万元。真可谓一个动人的冬日暖心故事。

可是,可是,当好心捐款的大众还沉浸在对罗一笑病症担忧的时候,故事就发生了意想不到的反转。

罗一笑的家庭条件很不错,并不需要别人的帮助,这位父亲在文章中夸大了女儿治病所需要的费用。这是一场父亲利用自己生病的女儿谋取利益的彻头彻尾营销事件。

满怀爱心,捐助善款的公众却不幸被轮为这场骗局的最佳讽刺演员,这件事情已经过去快一年时间了,可是它所带来的伤害却远不止如此。

信任向来都是破坏容易,弥补难,一次的不诚信,造成的后果难以预料。

我的一个同事巨先生也是这次事件的捐款人,他是个善良的暖男,对于遇到困难需要帮助的人,一般都会或多或少的表示一下爱心。

可是就在罗一笑事件后,他再遇到捐款案例时,变得越来越吝啬起来。从原来的“好心人”变成了现在的“狠心人”。

海涅说:“生命不可能从谎言中开出灿烂的鲜花”,“失去了诚信,就等同于毁灭了自己”。诚信这面镜子很容易破碎,她敌不过一句谎言,正因为“诚信”这么娇嫩,更需要我们用心去呵护。

诚信之人能在社会上立足,不诚信之人将会被世人唾弃,脱离社会,成为一座孤岛,成不了大事。

古人云:“人无信而不立”,诚实守信是做人的基本道德原则,为人诚恳,待人真诚,讲究信用,以诚信见信于人,这才是为人处事应当的道德原则。

和谐的人际关系的维持需要双方或多方都讲诚信。信字还包含同心相知、彼此信任的意思。如果双方当面说一套,背后搞另一套,友好的关系不可能得到维持。

彼此以诚信相待,不因偶然事件而动摇,不因时光流逝而褪色,才算得上是真正的诚信。

亲爱的朋友,拥有诚信吧,“诚信是立人之本”,“诚信是智慧之书的第一章”;

亲爱的伙伴,拥有诚信吧,“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

就让我们借着诚信的翅膀,走过人生的顺境与逆境,飞向前程铺满尊重、友善和信任的明天吧!

如果人生是一趟奔驰的列车,那么诚信便是不可缺少的轮子;如果说人生是一架航行中的飞机,那么诚信便是不可缺少的动力装置,它将伴你永远前行。

2

诚信是做人的根本,对于一个人来说,诚信在任何时候都很重要。在古代,没有诚信的人就没有立足之地。古人以诚为本,一诺千金。

关公--文不如仲尼、武不敌吕布、智不胜诸葛、位不及王侯、然其信徒之广、庙宇之多,遍布天下,堪称史无前例,举世无双。历代君王都将他奉若神明,大加推崇,大加封赏。

直至今日,在华夏各地,尤其中国南方及东南亚一带,都把他敬为财神,致以最高的礼仪来崇拜。很多生意人或创业人都会选择请关公祈求庇护除煞,招财进宝。

WHY?

 在《三国志》中,刘、关、张自桃园结义之后,35年如影随形,不离不弃。如关羽下邳失守,曾屯土山约三事:“降汉不降曹;礼待二嫂;一旦得知刘备下落,便当辞去。”

曹操厚待关羽,小宴三日,大宴五日;曹操赠袍,关羽穿于衣底,上用刘备所赐旧袍罩之,不敢以新忘旧;曹操赠赤兔马,关羽拜谢,以为乘此马,可一日而见刘备;

关公为曹操解了白马之围后,挂印封金;为寻刘备,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终得古城兄弟相会。关公可以说是“信义卓著”的名将代表。

关公之所以受到世人的普遍赞誉和推崇,有着他人品中诚实守信的价值取向。

商人供奉关羽,这就深刻地揭示出信义与财富的紧密关联,讲信义的人,会得到他人的尊敬和信任,从而有更广阔和坚实的人脉关系,有任何需要时,人人都会出手相助。

曾被明太祖朱元璋誉为“开国文臣之首”的元末明初的文学家宋濂,小时候特别喜欢读书,但是家里穷的没钱买书,只好向别人借书,而且每次他都会讲好还书日期,从不违约。

有一次,他借到一本书,越读越爱不释手,便决定把它抄下来。可是还书的期限快到了,他只好连夜抄书。

时值隆冬腊月,滴水成冰。他母亲说:“孩子,都半夜了,这么寒冷,明天再抄吧。人家又不等这本书看。”宋濂说:“不管人家等不等,到期限就要还,这是个诚信问题,也是尊重别人的表现。如果说话做事不讲信用,失信于人,怎么能得到别人的尊重。”

我想宋濂后来的成功与他的诚实守信绝对撇不开关系。

 孔子的弟子曾参,大家都知道吧!

 一天曾参的妻子要出门,儿子哭着要跟她去,曾妻安慰儿子说:“你别去也别哭,妈妈回来杀猪给你吃。”她从街上回来见曾参准备杀猪制止到:“我不过哄哄孩子,何必当真呢?曾参却说:“如果不杀猪就是欺骗孩子教孩子说谎。”曾参坚持把猪杀了。

我想经过这件事后他的儿子一定会非常的信任他吧!  拥有了诚信是可以获得信任的,相反失去诚信就会失去信任。

 综上所述:一个人如果拥有诚信不仅可以获得信任,得到成功还可以赢得尊重,所以说诚信是一个人最宝贵的“财富”,只有遵守诚信你才可以获得“更多”。

 3

诚信绝对不是一种销售,更不是一种高深空洞的理论,它是实实在在的言出必行,点点滴滴的细节

----------------这是马云在赢在中国节目中,对诚信网胡博的点评。

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孟子曰:“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

诗人说:“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

民间说:“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言必信、行必果”。

早在2500多年之前的《诗经》中就说:“无信人之言,人实不信

 无诚信品德的人说的话,人是不应当相信的。所以,要使他人相信自己,就必须做诚实之人。

即将进入不惑之年的我,因为有了生活的沉淀,一定的阅历,所以也遇到过没有诚信,说一套,做一套的人,有亲人、朋友、同事。谨以此文献给他们,希望对此能有所醒悟,对于那些没有诚信的他们,我已经选择了原谅,但再信任真的很难很难。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