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征文17-熊孩子:一万次的“说教”不如一次“体验”

 谢汶青396 2019-04-18

本文参加了【子女教育】有奖征文活动

原创内容 抄袭必究

文:谢汶青

图:来自网络

01

我是一位母亲,对于孩子身上明显的坏习惯,我无数次的说教,孩子却屡教不改,甚至还有越发严重的趋势。

为此我很是苦恼。我想一定有很多的家长和我一样有过这样的感受吧!

但是我一直坚信,世界上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

如果很长时间无法解决,一定是方法不对。

孩子身上的一个细小的问题最终演变成大问题,成为坏习惯每天很自然的重复着,

很可能都和我们父母采取的方法不当有关。

我们父母通常采取的都是什么方法呢?

说教,讲道理

这估计是用的最多的。

今天我要说的是:停止说教,让他去“体验”。

对于孩子身上的坏习惯,说教、是最没用而且还会起负作用的一种方式!

02

妈妈把水壶放在餐厅的角落里,我5岁的侄子忍不住,

老想摸摸那个圆柱形的“怪物”,还有它头顶的那个木制小帽子。

每次小侄子刚刚走进水壶,我的妈妈就紧张的吼叫“不要动!它会烫伤宝宝的。”

然后急火攻心的跑过去抱起侄子,不管他怎么叫嚷,哭吼,就是不能让他碰水壶。

久而久之,我的侄子越发的对水壶感兴趣了,时常会问一些关于水壶的“疑难问题”。

例如:它为什么能烫伤我,而自己不害怕被开水烫伤呢?

它不怕死,它是解放军叔叔变得吗......

这时候我妈妈总是会用她知道的那些很古老的说辞再次吓唬一下侄子,

但是这样的解释越发的激励了侄子想摸摸水壶的冲动。

直到有一天餐厅没人时,他偷偷的看了下四周,弯下腰,悄悄的走进水壶。

然后蹲下来,刚用手把水壶盖拿起,另一只手准备伸进水壶里面的时候,

她的妈妈从他的身后,伸过手抓起他拿水壶盖的手直接把水壶盖按在了他的另一只手上。

听到他哇哇大哭的同时,我们看到他的另一只手上印上了一个水壶盖大小的“印章”。

后来听妈妈说,那次“印章”事件后,侄子再也不去摸水壶了。

妈妈说:给他说一万次,都不及他自己烫一次来的有效果。呵呵!

是呀,再多的说教,都抵不过一次体验。无论是对孩子,还是成人。

想要改变一个人的行为,体验是很有效的方法。

03

我的朋友A的孩子,因为小时候家人太宠了,染上了很多的坏习惯,

其中有一个坏习惯:稍不如他的心愿就离家出走。

从小时候的4岁开始吧,他就动不动离家出走,大人为此很苦恼。

一般对于他的无理要求在他离家出走的恐吓中都会很无奈的去满足他。

没有商量,也从不敢去质疑,一直都是这样的。

他也很清楚家人最怕的就是他的离家出走,所以更加的肆无忌惮。

于是这个习惯一直延续到了14岁。

因为孩子的这种行为和习惯已经严重的影响到了他正常的生活。

在学校,在培训班,在和其他的孩子交往中,都会出现稍微不满意他的意愿,

他就会崩盘,就会控制不住情绪,就会立即离开等极端行为......

他的妈妈为此很是苦恼,实在没有办法了,就抱着爱怎么就怎么的心理,

在孩子几次的离家出走中,他都选择不再寻找他,没想到第二天他又偷偷的回来了。

等这件事情过去一段时间后,

他的妈妈和孩子像拉家常似得,语气很平和地聊到离家出走在外面的感受时,

孩子说道:外面很冷,没有水喝,还会饿肚子,晚上没有地方睡,待在外面没有家好......

这件事过去也快一年多了,孩子再没有出现过离家出走事假,即便是他的要求没有得到满足。

他的妈妈回想整个事件,深深的感觉自己原来的教育方法严重的有问题。

每次给孩子不停的说着离家出走的各种坏版本,却从来没有让他体验一次因为离家在外会遇到的苦,饿,累,孤独......

他怎么能感受你说的家有多好呢?

唯累过,方知闲;唯苦过,方知甜.

所以,对待这样听不进好言相劝的熊孩子,一万次的“说教”不如一次真实的“体验”。

说教,是被动接收,其结果的好坏跟孩子是无关的,那么凭什么他要去改变呢?

而体验是主动的,结果是孩子自己亲身体验了,当不想要这种体验时,

主动的改变是自然而然的结果。人都有趋利避害天性。

因此,无数次的说教,不如去体验一次。

04

教育孩子我们最终的目的是让孩子实现自我教育。

那些优秀的孩子大多都是自我教育的活例子,由此他们受益终身。

虽然我们家长和老师几乎每日都会对孩子进行“说教”教育,

然而这种借助他人的条件所希望达到的教育目的,并没通过孩子的内心感化去真正实现,

所谓“内心感化”就是自我教育的过程。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的教育思想可以概括为一句话,

即“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也就是说教的最终目的是:达到自我教育。

也正如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在《我的教育信念》中所说的,“教育第一位的和最显著的效果表现在一个人开始思考他是怎样一个人,

开始深究这样一个问题,即在我身上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坏的?

如果不能引导一个人视察自己,思索自己的命运,最巧妙的教育方法和措施也是徒劳的。”

我认为想让孩子达到通过认识自己、要求自己、调控自己和评价自己,

自己教育自己,就要狠心的让孩子去“体验”,同时减少无用的说教行为。

在一次家长会上,孩子的语文老师就说过:如果你的孩子不好好学习,你就要狠下心来让他去打工,去餐馆,去工地......

让他真实地体验一下没有文化,不靠知识生存的艰难。

让他去人市待上几天,感受一下没有那张文凭能找到什么样的工作。

相信等他真实的体验完后,再次回到教室,会和原来有很大的不同。

说教是最没效果的一种教育方式。家长和老师喋喋不休的说教会让孩子感到反感,

孩子要么会公然作对,要么不理不睬,要么是表面服从,内心却很抗拒。

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不要对孩子进行说教,说教太多孩子会觉的你唠叨,啰嗦。会破坏你在他心中的形象,不利于教育。

“说教”会让孩子赤裸裸感受到在被教育,没有人喜欢被教育,赤裸裸说教的结果通常更容易引发孩子的叛逆心理。

他们甚至还会故意做些父母禁止的事来引起父母的生气。

所以,如果我们想要改变孩子身上的某个不良习惯,一定要记住“体验”二字,

让他真实地体验一下这样的坏习惯给他造成的“伤害”,而后他会主动去改掉这个坏习惯的。

不信你可以试一试。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